-
登百丈山三里许,右俯绝壑,左控垂崖;叠石为磴十馀级乃得度。山之胜盖自此始。循磴而东,即得小涧,石梁跨于其上。皆苍藤古木,虽盛夏亭午无暑气;水皆清澈,自高淙下,其声溅溅然。度石梁,循两崖,曲折而上,得山门,小屋三间,不能容十许人。然前瞰涧水,后临石池,风来两峡间,终日不绝。门内跨池又为石梁。度而北,蹑石梯数级入庵。庵才老屋数间,卑庳迫隘,无足观,独其西阁为胜。水自西谷中循石罅奔射出阁下,南与东谷水并注池中。自池而出,乃为前所谓小涧...
2024-08-21
-
莽莽神州叹陆沉,救时无计愧偷生。抟沙有愿兴亡楚,博浪无椎击暴秦。国破方知人种贱,义高不碍客囊贫。经营恨未酬同志,把剑悲歌涕泪横。
2024-08-16
-
有大人先生,以天地为一朝,万期为须臾[1],日月为扃牖,八荒[2]为庭衢。行无辙迹,居无室庐,幕天席地,纵意所如。止则操卮执觚,动则挈榼提壶[3],唯酒是务,焉知其馀;有贵介公子[4],搢绅处士[5],闻吾风声,议其所以。乃奋袂攘襟,怒目切齿,陈说礼法,是非锋起。先生于是方捧罂承槽[6],衔杯漱醪[7],奋髯踑踞[8],枕麴藉糟[9],无思无虑,其乐陶陶。兀然[10]而醉,豁尔而醒。静听不闻雷霆之声,熟视不睹泰山之形。不觉寒暑之切肌,利欲之感情。俯观万物扰扰,...
2024-08-13
-
从前我们学英文的时候,中国自己还没有教科书,用的是一册英国人编了预备给印度人用的读本。这读本里,有一篇说中国人读书的故事。插画中画着一位年老背曲、拿烟管、带眼镜、拖辫子的老先生坐在那里听学生背书,立在这先生前面背书的,也是一位拖着长辫的小后生。不晓为什么原因,这一课的故事,我印象特别深,到现在我还约略谙诵得出来。里面曾说到中国人读书的习惯,说:“他们无论读书背书时,总要把身体东摇西扫,摇动得像一个自鸣钟的摆。”这一种读...
2024-08-09
-
癸卯岁,西原贼入道州,焚烧杀掠,几尽而去。明年,贼又攻永破邵,不犯此州边鄙而退。岂力能制敌欤?盖蒙其伤怜而已。诸使何为忍苦征敛?故作诗一篇以示官吏。昔岁逢太平,山林二十年。泉源在庭户,洞壑当门前。井税有常期,日晏犹得眠。忽然遭世变,数岁亲戎旃。今来典斯郡,山夷又纷然。城小贼不屠,人贫伤可怜。是以陷邻境,此州独见全。使臣将王命,岂不如贼焉?今被征敛者,迫之如火煎。谁能绝人命,以作时世贤!思欲委符节,引竿自刺船。将家就鱼麦,归老江湖边...
2024-08-06
-
常常如此:有些事情在开始的时候,我懵懂至极,只能在以后的过程中慢慢知晓命运赋予的深意。比如故乡对于我写作的影响。二十世纪九十年代初,作为一个土生土长的乡村孩子,师范毕业后,我被分配回了豫北老家乡下教书,四年后被调到县城工作,几年后又被调到郑州,直至两年前又来到北京。迄今为止,乡村生活在我的人生比例中所占的时间份额约是三分之一,都浓缩在二十岁之前。随着离老家越来越远,我对乡村和乡土文学的理解也有一个漫长的发酵过程。...
2024-07-24
-
洛阳城东桃李花,飞来飞去落谁家?洛阳女儿惜颜色,行逢落花长叹息。今年落花颜色改,明年花开复谁在?已见松柏摧为薪,更闻桑田变成海。古人无复洛城东,今人还对落花风。年年岁岁花相似,岁岁年年人不同。寄言全盛红颜子,应怜半死白头翁。此翁白头真可怜,伊昔红颜美少年。公子王孙芳树下,清歌妙舞落花前。光禄池台文锦绣,将军楼阁画神仙。一朝卧病无相识,三春行乐在谁边?宛转蛾眉能几时?须臾鹤发乱如丝。但看古来歌舞地,惟有黄昏鸟雀悲。赏析:这是...
2024-07-22
-
我们听着狂风里的暴雨,我们在灯光下这样孤单,我们在这小小的茅屋里就是和我们用具的中间也有了千里万里的距离:铜炉在向往深山的矿苗瓷壶在向往江边的陶泥,它们都像风雨中的飞鸟各自东西。我们紧紧抱住,好像自身也都不能自主。狂风把一切都吹入高空,暴雨把一切又淋入泥土,只剩下这点微弱的灯红在证实我们生命的暂住。
2024-07-15
-
平林漠漠烟如织,寒山一带伤心碧。暝色入高楼,有人楼上愁。玉阶空伫立,宿鸟归飞急。何处是归程,长亭更短亭。赏析:季节和时序对于敏感的人而言常是触发感兴的媒介。黄昏,是动感情的时刻。风烛残年的老人惆怅地倚闾盼望浪子归家;少女望着湖中的鸳鸯,陷入沉思;远离乡井的旅人,也不禁在异地的暮色中勾起浓重的乡思,如果他凑巧是诗人,便会像孟浩然那样吟出“移舟泊烟渚,日暮客愁新”(《宿建德江》)的诗句。那愁思,正像薄暮的烟霭那样袭上心头,愈来愈...
2024-07-11
-
我闻太白横西域,百里苍苍见寒色。灵源万古谁穷探?雷雨窈冥岩洞黑。中峰迢迢直上天,瑶宫玉殿开云烟。千盘万折不到顶,石壁铁锁高空悬。阴崖皑皑积古雪,绝壑长松几摧折。鸟道斜穿剑阁云,龙潭倒映峨嵋月。高僧出世人不知,飞仙凌空笙鹤随。洞天福地在咫尺,怅望尘海令人悲。(作者:明·何景明)作者简介:何景明(1483-1521),字仲默,号大复,信阳(河南信阳)人。弘治十五年(1502)进士,授官中书舍人,在京与李梦阳等人一同倡言文学复古,成为“前七子”的领袖...
2024-07-10
-
“岁朝清供”是中国画家爱画的画题。明清以后画这个题目的尤其多。任伯年就画过不少幅。画里画的、实际生活里供的,无非是这几样:天竹果、腊梅花、水仙。有时为了填补空白,画里加两个香橼。“橼”谐音圆,取其吉利。水仙、腊梅、天竹,是取其颜色鲜丽。隆冬风厉,百卉凋残,晴窗坐对,眼目增明,是岁朝乐事。我家旧园有腊梅四株,主干粗如汤碗,近春节时,繁花满树。这几棵腊梅磬口檀心,本来是名贵的,但是我们那里重白心而轻檀心,称白心者为“冰心”,而给檀心的起...
2024-07-05
-
雨声渐渐的住了,窗帘后隐隐的透进清光来。推开窗户一看,呀!凉云散了,树叶上的残滴,映着月儿,好似荧光千点,闪闪烁烁的动着。——真没想到苦雨孤灯之后,会有这么一幅清美的图画!凭窗站了一会儿,微微的觉得凉意侵人。转过身来,忽然眼花缭乱,屋子里的别的东西,都隐在光云里;一片幽辉,只浸着墙上画中的安琪儿。——这白衣的安琪儿,抱着花儿,扬着翅儿,向着我微微地笑。“这笑容仿佛在哪儿看见过似的,什么时候,我曾……”我不知不觉的便坐在窗口下想,——...
2024-07-01
-
峰横鹤岭[1],水学龙津[2]。瑞云一片[3],仙童两人[4]。三秋云薄,九日寒新[5]。真花暂落,画树长春。横石临砌,飞檐枕岭。壁绕藤苗,窗衔竹影。菊落秋潭[6],桐疏寒井[7]。仁者可乐,将由爱静。注释:[1]鹤岭:《豫章记》:“鸾冈西有鹤岭,王子乔控鹤所经。”王子乔,古代传说中的仙人。《列仙传》:“王子乔者,周灵王太子晋也,道士浮丘公接以上嵩高山。” [2]龙津:即龙门,又名禹门口,在陕西韩城与山西河津之间。《艺文类聚》卷九六引《三秦记》:“河津一名龙门,大鱼集龙...
2024-06-26
-
我以为从生物学的观点看起来,人生几乎是像一首诗。它有韵律和拍子,也有生长和腐蚀的内在循环。它开始是天真朴实的童年时期,嗣后便是粗拙的青春时期,企图去适应成熟的社会,带着青年的热情和愚憨、理想和野心,后来达到一个活动较剧烈的成年时期,由经验上获得进步,又由社会及人类天性上获得更多的经验。到中年的时候,才稍微减轻活动的紧张,性格也圆熟了,像水果的成熟或好酒的醇熟一样,对于人生渐抱一种较宽容、较玩世、较温和的态度;以后到...
2024-06-21
-
人日题诗寄草堂,遥怜故人思故乡。柳条弄色不忍见,梅花满枝空断肠!身在南蕃无所预,心怀百忧复千虑。今年人日空相忆,明年人日知何处?一卧东山三十春,岂知书剑老风尘。龙钟还忝二千石,愧尔东西南北人!赏析:人日,即农历正月初七。杜二,指杜甫。这是高适晚年诗作中最动人的一篇。杜甫接到这首诗时,竟至“泪洒行间,读终篇末”(《追酬高蜀州人日见寄并序》)。这首怀友思乡的诗之所以感人,主要是它包含了特定的历史内容,将个人际遇与国家命运结合在一...
2024-06-19
-
客心已百念,孤游重千里。江暗雨欲来,浪白风初起。赏析:题为“相送”,但并非诗人送朋友,而是留赠为诗人送行的朋友。《何逊集》中另有五首题为《相送联句》,是何逊与友人韦黯、王江乘二人分别各联四句而成的。其中何逊的三首也都是辞别送者的语气。以此类推,这一首或许亦是与送者告别时的联句。但送者是何人,他的四句诗是怎样写的,均已无从考证。若非联句,题目就不该叫“相送”。清人《古诗赏析》云:“此非送人诗,乃别送者诗也。制题亦欠明白。”倘若当联句...
2024-06-14
-
每个人都有故乡,故乡对于一个作家来说太重要了。我于1963年出生在河北省唐山市丰南县东田庄乡谷庄子的小村里。每当创作失去激情,感到迷惘、疲惫的时候,我就回到这里。追问、寻路和回归,都需要到故乡来完成。温暖的亲情,烙饼、炖鱼,到秋天的田野里散步,为乡亲即将收获的果实而欣慰……我的身体和精神得到快速充电般的恢复,精神饱满,重新获得信心和灵感。每次回故乡,都无比幸福,但又无比伤感,因为一些小时候的朋友和尊敬的老人离开了。村民都是...
2024-06-11
-
湘江二月春水平,满月和风宜夜行。唱桡欲过平阳戍,守吏相呼问姓名。赏析:本诗作于唐大历二年(767年),作者(时任道州刺史)因军事诣长沙都督府,返回道州(治今湖南省永州市道县)途中,逢春水大发,船行困难,于是作诗五首,“令舟子唱之,盖以取适道路云”。“欸乃”,即棹声。“欸乃曲”,犹船歌。从长沙还道州,本是逆水,又遇江水上涨,怎么能说“宜夜行”呢?这样写,正是因为实际情况不便行舟,才需要努力和乐观的缘故。诗的前两句将二月湘江之夜写得平和美好,...
2024-06-04
-
浦江县[1]东行二十六里,有峰耸然而葱蒨者,元麓山也。山之西,桃花涧水出焉。乃至正丙申[2]三月上巳,郑君彦真将修禊事于涧滨,且穷泉石之胜。前一夕,宿诸贤士大夫。厥明日,既出,相帅向北行,以壶觞随。约二里所,始得涧流,遂沿涧而入。水蚀道几尽,肩不得比,先后累累如鱼贯。又三里所,夹岸皆桃花。山寒,花开迟,及是始繁。旁多髯松,入天如青云。忽见鲜葩点湿翠间,焰焰欲然[3],可玩。又三十步,诡石人立,高可十尺馀,面正平,可坐而箫,曰凤箫台。下有小泓[...
2024-05-28
-
峰横鹤岭[1],水学龙津[2]。瑞云一片[3],仙童两人[4]。三秋云薄,九日寒新[5]。真花暂落,画树长春。横石临砌,飞檐枕岭。壁绕藤苗,窗衔竹影。菊落秋潭[6],桐疏寒井[7]。仁者可乐,将由爱静。注释:[1]鹤岭:《豫章记》:“鸾冈西有鹤岭,王子乔控鹤所经。”王子乔,古代传说中的仙人。《列仙传》:“王子乔者,周灵王太子晋也,道士浮丘公接以上嵩高山。” [2]龙津:即龙门,又名禹门口,在陕西韩城与山西河津之间。《艺文类聚》卷九六引《三秦记》:“河津一名龙门,大鱼集龙...
2024-05-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