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父亲林九安

发布时间: 2020-10-12 点击数量: 作者:林敦基 来源:

二木成林气不凡,

严寒数九探病源。

临危复安医术好,

功留竹帛世代传。

上面这首诗,大概是1959年,一蒋姓病员康复出院后,为感谢我父亲林九安的精心治疗,特意写来送给我父亲的。诗中嵌入了父亲的姓名,读来朗朗上口,又感情真挚,所以至今记忆犹新。蒋姓病员长期患胃病,经多方求治无明显起色,已形容枯槁,骨瘦如柴,失去治疗信心。后经朋友推荐,找到我父亲治病。父亲嘱其住院治疗,并常亲自为其煎药,指导服药和进食,经一月多用中药医治调理,病情大减,基本康复出院。病人欣喜万分,感激不已,于是携全家带礼品和写的这首诗前来致谢。父亲坚决而又委婉地拒绝了礼品,只收下了这首诗。

父亲林九安,四川省中江县广福乡人,祖籍广东梅州,1904年出生。中江县著名中医师,县人民医院中医科负责人,历届县人民代表,县政协委员,县卫生工作者协会副主任。其医德高尚,医术精湛,疗效显著。从医数十年,医治病人近百万人次,治愈者十之八九,时人有口皆碑。

精心治病  一视同仁

父亲自幼师从叔父林致祥学习中医,由于聪明颖悟,记忆过人,加之勤奋好学,博览群书,经数年,便得医术要领,深谙其中之精髓,善于从整体把握病人病情,辨证施治,疗效甚佳,名声鹊起,很快成为家乡中医界的一颗新星,百里之外慕名来求医者络绎不绝。而父亲恪守医德,坚持仁爱之心,救死扶伤,扶危济困,誓播爱心于天下。对病人,不分贫富贵贱,上至地委书记,下至穷困农民,均精心治疗,一视同仁。新中国成立以前,父亲一直坚持为当地贫苦农民送医送药,每遇疾病流行季节,父亲便说服全家节衣缩食,挤出钱来购买大量中药,熬制成大锅预防药剂,免费送给乡亲服用,同时广为宣传防治流行疾病的常识和方法,使家乡多年未发生大面积严重疾病流行,被乡亲们誉为“活菩萨”。解放后,父亲仍一直为贫苦老百姓送医送药,虽然家庭拮据,但从未间断。记得有一次,大概是1962年的一个星期天,大病初愈的父亲还惦记着他诊治过的一个很穷的农民病人,便带着我,不顾身体虚弱,步行五、六华里前去看望,诊治,第二天下午我放学后(当时我读初中),又叫我把他为病人买好的三副中药送去。我送药回家后,兴冲冲地告诉父亲:药已送到,还吃了病家给我煮的两个醪糟蛋,太好吃了。父亲马上脸一沉:人家穷的那样,你还忍心吃人家的蛋?我委屈得眼泪直在眼眶里打转:不吃就不准走呢。父亲只好摇摇头作罢。对一般病人和上级领导,父亲一样认真治疗,当年用帆布篷北京212吉普车接我父亲去200华里以外的遂宁地区为病重的地委领导会诊的情景,至今历历在目。医院的医生戏称父亲是县委、地委领导的专职保健医生,父亲闻之,淡然一笑。

轮训医生  呕心沥血

上世纪五十年代中期,针对广大农村缺医少药,农村中医医生水平不高的现状,四川省卫生厅决定,对农村中医医生分片进行轮流培训,以适应广大人民群众的需求。父亲被确定为轮流培训班的主讲医师。当时父亲是县医院中医科负责人,既上门诊班,又要分管住院部的病人,还有一些行政事务缠身,一天已经累得够呛了。光是上门诊,每天诊治的病人就不下一百人次,常常顾不上吃午饭。但父亲为了提高中医的整体水平,不顾疲劳,不顾体弱,毅然挑起了培训主讲的重担。夜深人静,他还在备课,查资料,写教案,常常一熬就是一个通宵。当时没有双休日,每周只能休息一天,诸事缠身的父亲只能利用每周仅有的一天休息日给中医学员们上课。父亲讲课语言精练,风趣幽默,又理论结合实际,从中医的“整体观念,辨证施治”,到具体的病例个案;从宋、元、明、清历代名医医案,到本地典型病例病案;从用药的普遍原则,到具体的某一味中药的用法……引经据典,旁征博引,听者如痴如醉,茅塞顿开。此外,父亲上门诊时,一边诊治病人,一边给身旁的学员讲解;上住院部,带学员查病房,一路讲解诊治要领。经过培训,学员们的医德、医理、医术都迈上了一个新的台阶。父亲先后培训中医学员10余期600余人,得到业内同仁的一致好评,受到四川省卫生厅的表彰。父亲在培训学员期间,因劳累过度,曾几次昏倒于讲台,经抢救才脱离危险。

征服“乙脑”  中医奇效

1962年,流行性乙型脑炎在四川地区流行。乙型脑炎是一种烈性传染病,死亡率和致残率极高,严重威胁着群众的生命和健康。当时中江县每天都有患者死亡。父亲和广大医务工作者忧心如焚,责无旁贷地担负起了控制疾病流行和抢救患者的艰巨任务。在上级有关部门的组织领导下,中江县成立了三个乙型脑炎防治抢救小组:一个西医组,一个中西医结合组,一个中医组。父亲担任中医组负责人。三个组分别实施防治抢救,又互通情况,协同合作。中医组最初收治病孩20余名。白天,父亲率领全组医护人员连夜查看病人,根据各个患者不同病情分别作出紧急妥善处理。深夜,父亲又埋头查阅资料,比较病情,参考有关名医医案,斟酌再三,终于作出了中医中药防治抢救方案:用“白虎汤”辅以紫雪丹、安宫牛黄丸和至宝丹治疗,本着病重药重、病轻药轻、病急药急、病缓药缓的原则实施抢救。方案经全组认真讨论,一致通过。为观察疗效,父亲连续两夜通宵未眠,亲自查房,亲自煎药,甚至亲自喂药,患者家属感动得热泪盈眶。功夫不负有心人,奇迹终于出现了:收治病孩全部脱离险境,转危为安!看着病孩在病房里嬉笑玩耍,父亲脸上露出了微笑。由于其他两个组疗效不是很好,或者死亡率较高,或者后遗症较多,防治抢救的重担就全部落到了中医组头上。中医组后又收治病人200余名,也都全部治愈,且没留下任何后遗症。同时,乙型脑炎的流行也得到了有效的控制。父亲在防治流行传染病的医学史上写下了重重的一笔,得到了上级有关部门的嘉奖。

药钱四分  起死回生

1960年冬季某天,黄昏,北风呼啸。父亲在医院看完当天最后一个门诊病人,拖着疲惫的身子,往回家的路上走去。他一跨进家门,我就连忙报告:“爸爸,病人也刚到,说请你救命。”由于这种情况司空见惯,父亲并不感到意外。一看,椅子上坐着一个中年男病人,骨瘦如柴,有气无力。病人旁边的女人见父亲回来,扑通一声跪倒地上,哭声说:“林老师,求求你,救我男人一命!”父亲连忙将其扶起,马上进行诊治。原来,病人是外县人,离我们中江县城有200多华里。病人患肾病已数月,在本县经多名医生门诊、住院治疗,病情不但没有得到控制,反而越来越严重。几个医生先后都嘱其妻为其准备后事,全家陷入绝望之中。一个偶然的机会,病人妻子打听到邻县的中医林九安是医治疑难杂症的高手,于是抱一线希望,奔波而来。他们从长途汽车站下车,沿途询问,刚刚找到我们家里。父亲经认真询问诊断,对病人妻说:“病人病情是十分严重,虽然并非无药可救,但我也不敢打包票。我开个处方,赶紧连夜服药,若有起色便有救。现在随我到隔壁旅店暂时住下,药我为你们买好熬好后马上送来。”病人连服三剂中药后,病情开始好转,对治好病的信心也大增。病人又按父亲的安排进行住院治疗,病情终于大减,可以出院了。出院前,夫妻双双特别来到我家里,面对父亲,长跪不起,连呼救命恩人,并坚持要把父亲给他代买中药的钱付了。父亲笑着说:“不用坚持了,几分钱的中药我还送得起,看到你病好了我比啥都高兴。”病人夫妻不信一副中药只值几分钱,到药店一问,果然证实父亲那天夜里开的那张处方只有三味药,只有4分钱。于是,四分钱中药起死回生的故事便在中江县城不胫而走。

 

海外来信  中医真神

这还是上个世纪五十年代的事。当时我在读小学。一天,放学回家的路上,我的一个同班同学快步赶来告诉我:“你爸爸好厉害啊,连外国专家的病都医好了。”我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忙问到底是怎么回事。那同学说:“真的,是我爸爸告诉我的,好多同学都知道了。”我回到家里忙问妈妈,妈妈也说:“邻居也都是这么说的,可你爸爸从来没提起过这件事。”终于等到爸爸下班回到家里,妈妈示意我们吃了晚饭再问这事。晚饭后,爸爸把全家人喊到一起,慢条斯理讲起来这件事。原来,前不久,保加利亚一个援华专家团来到中江县工作,其中一个女专家工作期间突然发烧,头昏,腹痛,腹泻,乏力,饮食难进。经县医院西医治疗数日,病情不但没有好转,反而更加严重。县上领导非常重视,也深感忧虑。经研究,决定用中医中药试试,于是派父亲去诊治。父亲先让翻译人员将中医中药的主要原理和方法向专家作简要通俗介绍,专家听后,打消了对中医药的顾虑,愉快地接受了治疗。父亲认真把脉,仔细诊断,联系东欧气候,饮食习惯,东欧人体质和当时中江县的气候等实际情况分析病情,初步判断,病人无大碍,为水土不服,气候不适,外感风寒所致。开出三副中药,父亲亲为煎制,病人服后,病大减,再服三副,基本痊愈。女专家非常高兴,回到保加利亚后,即向中国国务院写来一封热情洋溢的感谢信,感谢中国各级政府和四川省中江县著名中医师对她的热情接待和精心治疗,称中医中药真神奇,疗效胜过西医西药。国务院将感谢信层层转到了我们中江县,于是,这件事就成了街谈巷议,神奇传说了。“其实,这就是中医的整体观念、辨证施治的典型事例罢了,用不着如此大讲特讲。不过,这件事让中医中药走向世界,倒是起了很好的宣传作用。”父亲笑着对我们说。

青史留名  思念永在

由于父亲长期超负荷工作,终于积劳成疾。因患胃癌,经多方治疗无效,于1963年11月病逝,享年59岁。父亲病重期间,县委、县人委(即县政府)等各级领导先后前来看望,并嘱医院竭尽全力救治。父亲病逝后,中江县各界1000余人为其举行了隆重的追悼大会,县委、县人委等100多个单位送来花圈。父亲病重时,曾立下遗嘱,自愿捐献遗体供医疗科研解剖使用,愿为攻克癌症做出自己最后一点贡献,令当时的干部和群众感慨不已。县卫生工作者协会送给父亲的挽联这样写道:“会务赖勷持慨我辈失其支柱  医学勤研究看此君呕尽心肝”这是对父亲一生的高度概括和总结。父亲病逝三十一年后,1994年,中江县重修县志,父亲作为本县四十位名人之一,主要事迹载入《中江县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