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阳跑摊匠行话

发布时间: 2020-10-30 点击数量: 作者:谭 金 强 来源:

以前,在江湖上跑摊,扯蓬势、卖打药,必须要懂江湖上的规矩,而且在江湖上行走,也有一套江湖语言,这就是江湖上的同行之间的一种行话。这种行话只有行内的人才知道其中的意思。为了得到真实性、可靠的江湖行话,笔者曾与多个江湖艺人、江湖郎中交朋友,多次喝茶、饮酒后,才得到了翔实的材料,特别是程坤明、牛昌元等几位先生的亲口讲述。对于江湖行话的含义,笔者详细记录下来,现诸于众。

1.丁:买主顾客,在江湖上买跌打损伤药的顾客,行话称为“丁”。如:两个江湖郎中刚摆好摊子,就来了个买主,他们就把这个买主称为“丁”来了。

2.九顶十八串:在江湖上跑摊,卖跌打损伤药时,有时所带的药物品种不够齐全,遇到了这个问题就采用同样药效的药来代替,这个“代替”就是江湖上说的“顶串”,通常称的行话为“九顶十八串”。例如:有个跑摊的郎中散场去茶馆喝茶,刚进茶馆碰见同行,也在茶馆喝茶,同行就问,今天生意如何?答曰:“今天刚扯开蓬势,来了不少丁,我有几种药带少了不够用,我就来个‘九顶十八串’”,对方听了点头会意。

3.才码子:在江湖上,称已婚妇女为“才码子”;女子已长成人,属于成人类或快结婚的妇女,也称“才码子”。例如:两个江湖郎中相遇,甲对乙说:今天下雨,我只做了个才码子,对方就知道他今天只卖了一个妇女的跌打药。

4.飞叉子:人们平常生病,去医院找针灸医生针灸法疗,这个炙疗扎针,在江湖上称为“飞叉子”。例如:有两个江湖跑摊匠,一个对另一个说:昨天跑摊,遇上几个丁(买主),说我的飞叉子甩得好,今天特别给我带了几个人,都要我给他们甩“叉子”。同行听了,知道对方在自己面前赞扬他的针灸扎得好。

5.上拖:在江湖上,有那么一种人,善于做假,行话称为“上拖”,这个“上拖”就是做些幌子,引人上勾受骗。例如:有个人没甚本事,为了糊口,就做些假,把萝卜籽用开水浸泡后,再用红纸把萝卜籽染色,在市场上说是从外国进口的大萝卜,一根萝卜要长到十几斤。他这种造假引人上当受骗的方法,江湖上称为“上拖”。

6.大牛碾小牛:在江湖上,往往把价格、数量用隐语或其它语言代替,不直接道出,以免让旁人知其商业秘密。例如:大牛的标价语言是一千,小牛则为一百,在江湖上就用大牛碾小牛来表示一千一百的价格。

7.子弹:是近代江湖上运用的一句行话,这个“子弹”是钱的代称,后来这句话流传到民间。例如:有个人对另一个说:今晚无聊,咱去赶夜市。答曰:去夜市买东西,你包里有“子弹”吗?

8.开格子:指诊所。例如:别看这个小小的镇上,开格子还真是不少。

9.返超:有回去、返回的意思。例如:他们今天早上已出门了,旅游去了,怎么又反超呢?这个“反超”就是返回的意思。

10.斗花:指的妇女,已结婚的女人。例如:老张对老王说:“刚才他看那个斗花,年轻的时候是个美人,你看她长相非同平常”。

11.苍母:姥媪,指上了年纪的老太婆。例如:在江湖上,卖狗皮膏药,卖跌打损伤药,若遇上老太婆来买药,这个老太婆行话称为“苍母”。

12.苍母子:指妇女,或中年妇女,或已婚的女人。例如:张对王说:“今天跑摊,遇见个苍母子来买药,那包虎骨膏我要卖十元,她只给五元”。

13.苍生子:指男子,或中年已婚男人。例如:今天赶场,刚扯开蓬子,来了个苍生子,硬是要我给他甩叉子(扎针)。另一个问:“那个苍生子有多大年纪?”答:“四十左右”。

14.苍生:指上了年岁的老大爷。例如:有个跑摊匠在茶馆对同行说:“我从龙门上过,一个苍生惊叫唤,要买我的跌打膏药与药酒。

15.方梗子:江湖郎中把开处方称为“方梗子”。例如:我今天赶场走拢镇上刚摆开摊子,以为卖几张狗皮膏药,谁知这些人都要我给他们开“方梗子”。

16.斗斗:男孩子。例如:两个江湖人在茶馆喝茶,他们看见茶老板的孩子来给父亲送饭,其中一个对同行说:“哟,这茶老板的‘斗斗’长得真漂亮”。

17.扯蓬势:在江湖上,卖跌打损伤的狗皮膏药,为了招揽买主驻足围观来买他们的药,常常要做些花拳绣腿,或真砖块敲打头,或钢板拍腰,或钢叉锁喉等称之为“扯蓬势”。后来,这种行话流传民间。例如:两口子争执,丈夫大声武气吵闹,妻子爱面子对丈夫说:有理你就说,你不要在那里扯蓬势。要不我找你父母评理去,免得你一天在屋里闹。

18.甩飞叉:扎银针,在江湖上为了吸引买主,就把来的病人用银针扎上。假如来了几个病人,都扎上银针,让过路人看见,哟,这个江湖郎中还真有几下子,这么多人都来找他扎针灸,一定医术好,下次若有病,找他来治。这种吸引行人眼球的扎针方法,江湖上称之为“甩飞叉”或“甩飞叉子”。

19.哄蓬:指在“扯蓬势”以后,招揽的买主特别多,再用“甩飞叉子”把病员稳住那里让人观看,认为这个江湖郎中医术高明。围观的,看病的、诊治的、配方的、扎针灸的人一多,使其圈子拥挤不通,这种状况在江湖上被称之为“哄蓬”。

20.毛子:指的行外人或称为“外行”,就是不在圈内的人。例如:不是本行,不懂得其中的规矩,技术的方法,别人用牛骨头对他说是虎骨、豹骨,他就相信了,这种人被圈内人称他为“毛子”。江湖这种话流传到民间百姓生活中,这个“毛子”不仅指行外人,还指做事粗俗鲁莽的人。比如:甲对乙说:对面那小子不仅做事毛脚毛手,而且说话粗野,真是个他妈的毛子。

21.扎十八罗汉:为了吸引顾客前来诊治,找个人来在他身上多个地方都扎上银针,这样“扯蓬势”的方式,江湖上称之为“扎十八罗汉”。如:两个江湖郎中,在茶馆交流,一个说今天生意歪;另一个说:“来了一个买主,我就给他扎个十八罗汉,引来很多人观看,慢慢就上生意,今天收获不错”。

22.包坎儿:又称“包口儿”。在江湖上跑摊,卖跌打损伤的药中,有不少是卖狗皮膏药,但有的是卖药酒、药方,如果把中药酿成一副一副,用纸包着卖,江湖上称之为卖“包口儿”。例如:“喂,你今天生意怎样?”答:“我刚摆好摊子,来了几个人,要我配药,我今天只做了几个‘包口儿’”,这个“包口儿”就指卖的副儿药。

23.包头儿:又称“拐把行”。把在舞台戏曲中男扮女装或唱女角的人,称之为“包头儿”或演“包头儿”。例如:著名的京剧演员梅兰芳,就善于演扮女角,在川西坝子就把他称为“包头儿”。

24.打贴子:在江湖上,把送请柬称之为“打贴子”。例如:明天要宣布行规,要把社会上的名流请来作见证,你今天快把贴子先打出去。

25.生会儿:钱的代称。由于过去的人们在外经商,特别注意防人劫抢,所谓财不露白,但人际交往中,这个“钱”或“币”或“银两”又常在人们的言谈中说起。在江湖上,这些跑摊匠,摆码头的,就把钱用代名词来称呼,以免说钱太引人注意。例如:两个江湖同行,在散场后,吃饭邂逅相遇,对方就问,今天生意如何?另一个答道:挣了几个会儿。

26.斗子:通常指男人的女友,或女朋友,或女人的男友,但这个“斗子”一般而言,类似今天说的情人。例如:小王请朋友唱歌,特别叮嘱小马说:把你的“斗子”叫来,她的歌唱得好,男男女女在一起,气氛活跃些。

27.甩纲:无中生有。类似今天的欺诈、敲诈之类的意思。例如:小王对小张说:“昨天我亲眼看见你与你女朋友去影院看电影,在路上捡了个皮包就走了,你们私吞了,就不拿出来给我们分点?”小张回答说:“你少在那里’甩纲’,我昨天门都没出,你在哪里看见了我?!”

28.尖:正规。指东西的质量上等,产品正宗,性能可靠,或指人长得漂亮英俊。后来这个“尖”流传到民间人们的日常生活中,大家就把形象好看,人长得漂亮的称为“尖”。例如:这个女孩子模样端庄,像貌长得美丽,人们就用“尖”或长得“尖”或长得“好尖”来表示形容。

29.头场耍、二场要,三场四场并着叫:指的是在江湖上卖药,先做以诱饵,意为开始撒网(又称撒窝子)称之为“头场耍”;二场开始要钱,三四场开始宰钢(宰钱),把钱宰了,就离开。江湖上一般都是这样的做法。例如:某个江湖人,在某个场镇,觉得这个地方有钱可捡,先找个坝子,扯扯蓬势或送上几副不要钱的酒药为鱼饵,把鱼网撒开,等那些想占便宜的人来钻网,说:“我今天开始要收钱,有人愿意吗?”有人把钱给了江湖人跑摊匠,他玩了一会又退了钱,几个回合,把钱一收一退,有些人以为不会收钱,江湖人当众说:这回我真的要收钱了,你愿意出钱买药吗?答:愿意,以为又在玩的耍,争先恐后交钱。江湖人把钱收了,药发了,就收网走了,这就叫“头场耍,二场要,三场四场并着叫”的行话。

30.地老不老:指人虚不虚伪。“喂,老兄,你经常在这个码头赶龙门场,这地方的人‘地老不老’呢?”这个“地老不老”指的是这个地方的人虚不虚伪,人是否狡猾奸诈,摆地摊时,这些人容不容易上当受骗。

31.地平不平:指的这地方,摆码头扯蓬势有没有人来理抹。在过去,在跑江湖上每到一个地方,往往要去拜当地的码头。所谓的“码头”,指这个地段属于某个大爷或袍哥的管辖区,如果没按规矩去码头上打招呼,在摆摊子,扯蓬势的过程中,常常会遇到当地码头上的人进行盘查理抹。一些江湖上的人跑摊时,没有去拜码头,或送礼或打招呼,心里不踏实,碰见同行,就用“地平不平”这句行话进行询问,以了解当地情况。

32.尖叉子:跑江湖的人技术好,却在当地因某种原因,处境困难,才出门在外地跑摊,去江湖上混口饭吃,此跑摊匠就称此为“尖叉子”。例如:有两个江湖上的同行,在茶馆交流中,甲方从行四诊八纲,从望闻问切谈到辩证论治又到治后的效果,说得头头是道,并以所讲的方法去治某种痛,效果的确很好,他治疗很多疑难杂症,得到病人的称赞,处方用药,精妙准确,同行不得不佩服,同行就称他为“尖叉子”。

33.火令子:江湖行话称白酒或酒为“火令子”。例如:有个跑摊匠,在赶龙门场中,邂逅一个同门师兄,师兄说:待赶了场做完生意后,咱俩师兄去吃“火令子”如何?

34.咀黄:喝茶。在江湖上跑摊把喝茶为“咀黄”。“喂,师兄,明天早上六点,我在春香客栈‘咀黄’等你”。

35.夹夹:江湖行话把剪刀称为“夹夹”。例如:在赶场中,有个卖狗皮膏药的,来了一个人,买了几张狗皮膏药,说:“你这膏药我曾经用过,治疗铁打损伤效果不错,今天我肩背扭伤,麻烦你给我贴一张”。卖药对徒儿说:“快把‘夹夹’拿来,剪开膏药给顾客贴上”。

36.吆鸭子:指把勺子(四川人又称瓢儿)拿到餐桌上来。例如:有几个吃食客来到某餐馆吃饭,厨师上了汤,但汤碗里忘了放勺子,几个吃食客中有个行家对厨师说:“师兄,吆几只鸭子上来嘛”,厨师一听,知道是同行,马上叫人把勺子送到该餐桌上,并说:“师兄,品味不好,多多包涵。”

37.进坑:吃饭。江湖上的跑摊匠把进馆子吃饭称之为“进坑”。例如:两师兄跑江湖到了中午,肚中饥渴,大师兄对小师兄说:“中午了,咱们进坑再回去嘛”。

38.尖粉子:指吃的。此话大约产生在20世纪六七十年代,有两种含义,一是当时跑江湖的人,把一些人长得漂亮英俊,特别是相貌长得美丽的女子称之为“尖粉子”。二是指吃的东西好,特别是肉类饮食,称之为“尖粉子”。因为当时物资匮乏,十天半月很难得吃上一回肉,因此,江湖上的人们把肉亦称为“尖粉子”。

39.连花子:指碗。在饮食行业中,行内人士称碗为“连花子”。例如:餐桌上一桌10个人,但只有9个碗,于是叫厨师或跑堂的人“再拿一副连花子”。跑堂人一听,知是圈内人,赶快送上一副碗筷。

40.财机板:指已嫁妇女。例如:有个江湖上的人对同行说:“今天有个‘财机板’来找我治月经不调,经诊断她为湿所引起的,我给她用了副四物汤”。

41.花花:指小女子。两个江湖跑摊匠在交谈中,有个人说:“今天来个‘花花’要我给她扎针治疗痛经。“花花”又称小妹、幺妹、小女子,小女娃儿。

42.扳黄:指看戏。例如:跑江湖的两个同行,在赶场中相遇,一个对另一个说:“师兄,散场后我请你去闹院(戏院)扳黄(看戏),今天演的是《断桥相会》。”

43.言方正:在江湖上行走,往往会遇上一些麻烦事,有的江湖人很机灵,见到情况不好,来到某个码头,把话说得好,语言纳得顺,对方知情达礼,也就把事情摆平了,这个纳言语,行话称为“言方正”。例如:一天,有个江湖人到某个舵把子的码头上卖跌打膏药,因为从外地赶到这,正好赶上人多的时候,他也顾不得去拜码头,就扯开蓬势卖起药来,几个码头上的立板(舵把子的手下人)看见,跑去肇堂子。这个江湖人见事态不好,赶忙向这几个立板递烟赔礼,纳言语,这几个人见江湖人言辞恳切,话说得言方正,也就化干戈为玉帛了。

44.扯幌子:说假话。但在江湖上,这句话指的是扯蓬势,让人驻足围观。例如:公园坝坝来了一个卖打药的人,把个棒子舞得眼花缭乱的,行内的人称他幌子扯得好。

45.花子:钱。在上世纪五六十年代,江湖上把钱称作“花子”或“花儿”。取义过去人们目睹银子在阳光照耀,闪闪发光,故在江湖上的人就把这钱用“花子”来比喻。

46.花儿:钱。为何用“花儿”来作为钱的代名词呢?因为鲜花开了,人见人爱,犹如这金钱,银两一样。走江湖跑摊时,这个钱不能露白,因此就用人见人爱的“花儿”作为钱的代名词了。

47.抬门:在江湖上摆摊子。例如:张对王说:“今天赶龙门场运气好,刚抬门就来了几个做包口儿的人”。大意是:今天去转乡,在乡下赶场,刚好摆好摊子,来了几个人要我给他配几副药。

48.卷脚子:指协调矛盾,给对方一个台阶下。在江湖上,特别外乡人走到某个地方摆摊子,有时会遇到当地的地头蛇找麻烦,往往发生吵闹,争执,在这时候,有个人在中间进行协调,这就叫“卷脚子”。

49.捡纲:协调矛盾。或把一方的事情摆平顺。在人生的道路上,会遇上坎坎坷坷不平的事情,比如惹了祸,脱不了干系时,有人出面赔钱,或把双方的矛盾化解,江湖上称此为“捡纲”。例如:有个跑摊匠在某个码头摆摊,来个地头蛇要找他的麻烦,在他卖的药中拈过拿错(找岔子),这个江湖人与他论理争执,引起动武,江湖人谁知一出手把地头蛇打伤了。正在闹得不可开交的时候,这个码头的舵把子刚好路过,见这个江湖人是老表,于是出面调停,把地头蛇被打伤了的汤药费付了,事情摆平了,这就是“捡纲”。

50.拐把行:又称“包  ”。过去演戏的人地位颇低,川剧舞台上常常演女角的演员较少,却常常又需要有女角,遇到这种情况怎么办?那就由男角来扮演女角,男扮女妆在江湖行话中称为“拐把行”。

51.备把:准备钱。例如:你要长期在这个地方扎根下来,把这个码头的舵把子勾兑好,但这人爱财,你备把好,找个人暗中送与他,事定会成功的。

52.码雪:指地方的特产,或产生于本地方的。如:河南淮县产的淮山药,德阳生产的酱油,德阳孝泉产的果汁牛肉,这些地道的产品,江湖的行话称为“码雪”。

53.超口儿:指的是钱。例如:在社会上混,有“超口儿”才好,没“超口儿”咋个操。

54.春花:指女孩子、少女、女娃子。例如:有两个江湖上的人,在茶馆喝茶,一个问另一个:“师兄带的是男孩或女儿”?答曰:“我带了两个,一个端香炉钵钵的,一个是春花”。

55.亲亲:指刀,刀具类。如菜刀、砍刀、夹把刀在江湖路摊中称为“亲亲”。例如:老王刚在龙门场摆好摊子,就来了一位老媪要配副治跌打损伤的酒药,其中有位名叫苏木的中药,因是耿子货,他就叫徒弟把“亲亲”从药箱里拿出来,砍切如木棒的苏木。

56.卖粉子:指找地方吃饭或卖饭吃。有一天赶龙门场,中午都过了,徒弟腹中饥渴,师傅从药箱中拿了几文钱说:“你去‘卖粉子’吃嘛”。

57.耍丁:人凡在江湖上跑摊,摆开架势,招呼顾客的行话称之为“耍丁”。例如:师傅在带徒弟的过程中,不仅要传授医方医术等方法,还要教徒弟在江湖上如何摆摊要如何招呼应酬顾客,这个招呼称为“耍丁”。

58.拷:在江湖上,敲诈的行话为“拷”。例如:有个人跑摊,来到一个小场镇,当地有个地头蛇欺生,在买打药过程中故意找岔。跑摊匠说:“我在江湖上混了这私多年,走南撞北,啥子都没见过,你买了点药,拈过拿错,想‘拷’我没那个道”。

59.姜片子:在餐饮行业中,圈内人把熬锅肉、回锅肉类的行话称为“姜片子”。因为这个姜片子,是姜,这姜的肥厚很像猪肉的肥膘,故用此作比喻。例如:厨师老王,有天去镇上进馆子,他对下厨的人说:给我用姜片子回锅。对方一听,知是行内人,很客气地说:“师兄,请等一会,马上给你做”。

60.宰纲:决断。后来,这句话流传到民间,人们就把一件事由谁主宰定下来了。今天这订单太大,要由主管的负责人来宰纲。例如:今天去与不去由主管人来宰纲。

61.造粉子:指吃饭。例如:在江湖上的跑摊,到了中午,同行说肚子饿了,该“造粉子”了。例如:甲对乙说:“眼看快到年关了,咱俩师兄还是去跑转摊,造点粉子(找点钱)好回家和老婆孩子过年”。

62.系纲:收钱。有天,两个跑摊匠来到一个小场镇,扯蓬势都不会,买主接二连三的来,生意简直好得很,甲对乙说:我负责包山(配副儿药),你负责系纲(收钱)。

63.捞捞:钱的代名词。例如:跑江湖在社会上走,要有捞捞才好办事。例如:有对夫妻跑摊住进旅馆,老婆对丈夫说:昨晚住这旅店,连“捞捞”都没有,明早怎么出门,头发象个乱鸡窝,咋好看呢?

64.闹房:在江湖上跑摊,他们把戏院称为“闹房”。例如:江湖上跑摊的老王对同行老张说:“你跑摊跑累了,该休息两天了,听说有个川剧团在这儿演出,戏班有几个名角不知道戏票好不好买?若好买的话咱师兄去‘闹房’看一场戏如何”?

65.逢生不斩春:在江湖上行走,江湖有江湖上的规矩,有行内的规矩,假如在外乡跑摊中,见到陌生人,不要把圈内的行话拿出来对他讲,以免泄漏,这个江湖的行话叫做“逢生不斩春”。例如:师傅对出师的徒弟说:“你出师后在江湖上行走,要懂行内谱子,若卖跌打药,若赶场,转龙门,到处见到生面孔,不要‘逢生不斩春’把行内话对他讲”。

66.逢象不称能:凡是见到圈内的行家,不要去逞强,要谦虚谨慎,因为强中更有强中手,叫“逢象不称能”。例如:以前有个江湖卖打药的人,这人很有点学问,带了个徒弟出师了,有天师傅对其徒弟语重心长地说:“今后在江湖上混饭吃,要做到老学到老,特别是内行人,碰见‘逢象不称能’啊”!

67.胯:牛的代名词。江湖上,不直接说出某些东西的名字,多用某个语言所代替。例如:有个贩牛的人对其同行说:“听说诺尔盖藏区里面的‘胯’好买,咱们去跑一趟,贩运出来弄点钱”。

68.袖:米的代称。在米贩子中,以前他们的行话常把米称之为“袖”。例如:甲对乙说:今年丰收了,粮行到处都有人来出“袖”卖。

69.接地:迂回往来地转,江湖行话称之为“接地”。例如:张对王说“你跑摊接地这么多年,只在本地混,那天咱俩跑远点,出去见见世面”。

70.理叉子:在江湖上的行话中,大凡手艺不到家的,技术较差之类的被称之为“理叉子”。例如:小王学了几年修车,由于他平常太贪玩,不好好学习技术,因而修理技术不好,行内人称他是个“理叉子”。

71.做蓬:跑摊,赶龙门场,为了吸引顾客,招揽买主,跑摊匠在卖跌打损伤的药时,要做些如金枪刺喉,大刀砍头,钢板砸身子等把戏,以使过路行人驻足,这种方法称“做蓬”或“做蓬子”,与“扯蓬势”雷同。

72.做丁:做些吸引买主的把戏,使自己的药好卖,捡几个钱,行话称为“做丁”。例如:在江湖上,有个江湖艺人,为了多捡钱,他赤着上身,用砖砸头,钢条缠腰,行内人称他是“做丁”。

73.掉丁:不论做什么,有时能赚钱,有时要亏本,这种亏本,行话称“掉丁”。例如:甲对乙说:“老王跑摊,由于技术不好又乱喝汤圆开水,去给别人医疮疡,疮没有医好,反而把疮灌了脓,感染了,病人找他扯皮,老王只好认倒毒,只好给人“掉丁”“汤药钱”。

74.票场:私吞。例如:有两个人合伙跑摊,赚的钱平分秋色,但是,其中一个私心太重,见同伙不注意,就把场子上卖的钱暗中猎进了自己的腰包,江湖上的同行称他这种行为叫“票场”(私吞)。

75.唾纲:指骂人。例如:老王对老张说:“你这个人有话当着别人的面说,你怎么背地里‘唾纲’”?。

76.跳春:卖驱虫药。江湖上卖驱虫药的行话称“跳春”。例如:甲对乙说:“你卖跌打药,我卖‘跳春’,咱们俩相互不影响,何必不高兴?”

77.磨查子:指面子药,即把药打成药末。在江湖上卖跌打损伤的药,大凡是药打细做成药末,又称为“面子药”,行话称“磨查子”。例如:王对张说:“我把副儿药(包口儿)全磨查子卖,还好销”。

78.薰纲:说奉承话。例如:两个江湖人在茶馆喝茶,一个对另一个说:“我最讨厌老王,见了上司就眉开眼笑,说薰纲”。

79.搁得平不平:在跑摊中,在某个地段,有没有人来清查,有没有人理抹,江湖上的行话称“搁得平不平”。例如:张对王说:“你赶龙门场堂子‘搁得平不平’”?

80.跑摊:大凡跑江湖,赶龙门场迂回地卖药称之为“跑摊”。例如:老王这辈子就只在这个区域跑摊。

81.庆罐:打人,或斑竹笋熬肉称为“庆罐”。例如:在大年三十晚上,中国人是正月忌头,三十忌尾,有个小孩惹大人,大人就用“庆罐”这句话警示他。

82.催丁:意为快来说钱。在江湖上,见买主上勾,就用一些如金枪刺喉,砖块砸头,钢板打腰等方法,激起顾主买药的兴趣;或用刀把手划出血,用自己配的药或膏抹上,马上血就止了,并说:“今天路过宝地,只卖几包药,卖几个钱吃饭,多的不卖”。围观者见些药有这样的奇效,生怕买不到了,就争先恐后来抢着购买,这种方法江湖上称为“催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