筑梦求吉玛 为爱前行

发布时间: 2020-11-18 点击数量: 作者:胡玉武 来源:

2018年8月29日,我收到学校工作群关于援藏的消息,便立即给校长打电话报名,主动申请到阿坝县援藏支教。9月17日,在区教育局人事股的带领下,我带着光荣的使命,来到了阿坝县教育局。19日下午1点,终于等到在外培训归来的求吉玛乡泽让措老师,由于没有班车去求吉玛乡,泽让措老师便叫其老公开私家车把我们送到临近求吉玛乡的青海省久治县的一个加油站旁边下车,但距离目的地仍有40多公里。在这地方又等了近一个小时,才拦下一辆去求吉玛乡的面包车,说明情况后,好心的司机同意我们搭乘,但一路颠簸,头时常会碰到车顶,腹内翻江倒海,五味杂陈,4个多小时后快到学校时,又由于必经之路的桥梁夏天被洪水冲毁,我们只能再次下车,肩扛手提行李步行到达阿坝县求吉玛乡中心校,整个路长达6个多小时。

求吉玛乡有三个自然村,总人口4700多人,周围是绵延起伏的山峦,乡政府、学校、医院就坐落在山凹之间。这儿的藏族同胞主要以放牧为主,外出打工的很少,是典型的牧区,米、面、油、土豆、白菜等一切商品都是从阿坝县城或者成都运来。求吉玛乡中心学校在阿坝县城西120公里处,海拔3650米,处于川、甘、青三省交界处。这里交通极为不便,道路全是坑坑洼洼的土路,到县城只能去租面包车,并且费用很高。学校现有学生347人,全部是藏族,在职教师21人,代课教师11人,工勤人员3人,除余虎登老师为羌族外,其余的老师全是藏族,平均年龄还不到三十岁。学校是一所从幼儿园到小学的全寄宿制学校。

求吉玛乡昼夜温差大,紫外线强。早上8点最冷,气温最低达到零下20度左右,下午4点温度可以达到0度以上一点点,太阳出来晒到脸上又火辣辣的。我们刚来时上个二楼都是上气不接下气,晚上失眠,早晨起来流鼻血,头浑浑沉沉的。为了缓解这些症状就只有吃红景天、喝葡萄糖水。生活上我只有烧散煤做饭,水要从50米外的地方提,煤炭要自己去搬,饭用高压锅压出来也是夹生的,我的生活必需品、调味品、肉都是从罗江家里切好打包带到学校来的。这儿蔬菜也极其匮乏,最常见的是土豆、白菜、辣椒、芹菜,其他的蔬菜基本上是没有的。由于本地大部分人没有念过书,也听不懂汉语,购买生活用品时常靠比划。卧室门锁、灯泡等等全由自己维护更换。

当天晚上,泽郎灯副校长邀请我去他家里吃了饭,饭间安排了工作,讲了学校的规章制度。我并没有因为支教就有了“光环”,自从踏进校园那一刻起,就没有把自己当作一名“流水教师”,而是服从领导工作安排,严格遵守学校的规章制度和纪律要求,做到按时到班、坐班,不迟到,不旷工,按时完成学校领导交给的各项工作任务。

援藏支教工作中,我深深体会到:“援藏”需要一种义无反顾的精神,需要一种坚韧不拔的毅力,需要承受大自然对生命的考验,需要忍受漫漫长夜带来的孤寂和痛苦,更需要忍受妻子在家既要上班又要照顾失明岳父的埋怨。“艰苦不怕吃苦,缺氧不缺精神”,这是我们援藏支教人经常说的一句话。我深信它的力量源泉来自于对党的忠诚,对事业、对责任、对人生的坚定信念。生活再艰苦我都能挺过,条件再差也难不倒我。我曾因高原反应难受过(心率达到114,血压也很高,嘴唇都是乌的),也曾因失眠而痛苦过。失眠成了我来藏区最难适应的事,失眠的时候我也有过后悔、有过放弃的念头,我也担心这样下去的后果。但是倔强的我时常给自己加油、鼓劲,每天总是以饱满的激情投入到工作中坚持、坚持,再坚持。我也知道援藏就意味着吃苦,援藏就意味着奉献。所以我想尽一切办法克服生活中的困难,积极去适应艰苦的环境,努力用实际行动践行“忠诚援藏、务实援藏、奉献藏区”的誓言。

来到求吉玛乡中心校,我从事七个班的微机教学和负责协助学校办公室工作。我深深地感受到了藏区教育发展的不易,学校每月只放月末假,平时周六周日照常上课,没有国家规定的法定假日,没有电视、没有报刊杂志,整个学校只有行政办公室有5台有网电脑,没有校园无线网络。感受到了这里师生工作、学习、生活的艰难与困苦,我努力调整角色的转换,经过一段时间基本适应了当地的生活环境,积极投入到民族教育工作中去。与此同时我也享受着罗江区教育局、学校领导、同事以及亲朋好友的关怀与支持,领悟了支教的快乐和人生价值的美好。回味我的支教工作,平淡、寂苦而又有特殊的意义。下面我将工作中的两个小故事与大家分享。

电脑开关在哪儿

初到求吉玛乡中心校,面对新的环境和新的工作,我首先要了解学校的硬件设施设备。这里有6个教室配备有多媒体,有一个微机室,里面配备有43台电脑,教室和微机室的电脑都不通网络。其次是了解学生对计算机知识的掌握情况,他们对计算机都有一个肤浅的认识,知道可以听歌,看电影,看动画片………教室里多媒体的黑板锁很多都是损坏了的,要用时就用双手掰开黑板。部分学生能打汉字,但速度很慢,打汉字时要翻看自己的《藏语文》,个别同学一节课只打得到十多个字,指法也不对,打字就是“一指禅”,对于键盘上的字母能完全认得的也不多。另外他们的汉语水平比较差,平时他们都用藏语交流,沟通起来也有一定的难度。学校领导很重视多媒体教学,也进行了培训,但老师不喜欢用,还是喜欢一本书、一支粉笔进行教学。泽波校长就要求我好好教一下孩子的计算机知识,从娃娃抓起,让孩子多学点知识,以便今后走出大山。同时,对多媒体教学不懂的老师要帮助一下,对上交的电子资料要大力进行协助,时时关注QQ群,注意文件的收发和处理,要及时分类归档,做到科学规范。

面对这种情况,通过反复思考,我决定所有班级还是从头开始。根据学生现状,我查找大量资料,精心进行准备,认真备课。我的第一节微机课上的是四年级,课题是《信息与我的计算机朋友》。我为了将学生的注意力引入到课堂教学之中,就播放了一段烽火狼烟的视频,提问:烽火狼烟告诉了我们什么?同学们都懵了。接着我就分析我们身边发生的事,介绍信息的相关知识和信息与我们生活、学习的关系。当我介绍计算机的基本组成及其功能时,问:同学们,你们知道计算机的开关在哪儿呢?这时候同学们很踊跃,大声的说:老师,我知道!老师,我知道!我就点了狂呼的一位同学上台来,让他指一指电脑开关在哪?结果他指到的是电源插座,我真的忍不住“噗嗤”一声笑了出来,问大家有不同意见没有,大家就沉默了。我也不知道是他们没有听懂我的意思还是怎么的,为了鼓励上课大胆发言,我让大家齐呼“你棒,你棒,你真棒,你是大家学习的好榜样!”,然后让他回到了座位。继续讲解电脑的关机、开机(主机和显示器)……最基本的符号和基础知识。课后我打探才发现,将电源插座当作开关是因为原来的授课老师偶尔用了多媒体后,直接拔电源插头,学生就误认为那是电脑开关了。

在后来的教学中,我教学生简单认识Windows桌面,鼠标使用,认识键盘,认读键盘上的每一个字母,侦查“开始”菜单的秘密,有趣的鼠标小游戏,窗口变变变等,然后进行指法练习、打字练习。上机时不懂的同学我亲自下到他身旁给他讲解,手把手的教,听不懂的我让汉语好的同学给他翻译,让他明白我的意思。我通过“激情导入--自主探索--归纳总结--练习实践”的教学模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能够主动学习自主探究,学生上微机课,不再是只想玩游戏了,而是能主动学习知识,有时候还能在所学的基础上创新。现在学生都知道排队有序进入微机室,上下楼梯也不大声喧哗。入室后揭盖布、拿板凳、开机等一系列动作都很规范。课间认真听讲,认真操作,不会像刚开始时课间还吃零食,下课时也知道把桌面的毛巾、鼠标垫、鼠标、耳麦摆好,板凳轻轻推进桌子下,然后三三两两一起协作把电脑盖好。经过一学期的学习,学生的打字速度都有不同程度提高,快的一分钟可以打20多个字了。电脑绘画在构图、着色等方面也很不错,他们能制作文件夹,会命名,会保存自己的作品,而且学生的行为习惯也有大大提升。我的辛勤努力也得到了学生的理解和认同,特别是泽波校长有一次去微机室,看到那么干净整洁,当场夸赞了我。至今让我最遗憾的是幼儿园的一个老师,她让我有空时教一下她的表格制作和文本编辑,很可惜我还没有来是及教她,她就调回她的家乡若尔盖去了。

他是支教的

2019年秋期,阿坝县教育局将对学校进行教育督导评估检查。因此,学校的党建工作、德育工作、常规管理、教学工作、安全工作等都需要清理完善补充。我具体负责学校常规管理,拿到考核评分细则后,我首先查看资料,明确一级指标、二级指标的考核内容和评分标准。

一级指标有:学校管理、教学管理、教师管理、学生管理、个人修养,共5个方面,二级指标有:发展思路、行政管理、校园文化等23个。我一项一项阅读,并且边读边进行勾画,知道需要那些资料,让自己心里有数,然后就去查看我们还需补哪些资料。印象最深刻的是完善安全工作方面的资料,各种方案、预案、制度就有23项。每天除了上课就是完善资料,检查的头一天晚上加班到凌晨2点过,办公室没有暖气,只有两个“小太阳”,背心一直凉的,那晚我就感冒了。最后我写标签,同时指导他们分类、装档、摆放。督导评估检查时,阿坝县教育局的郭老师对我负责的资料一一进行了查看,并进行了很多提问,还问老师,问学生等进行实地查访。我具体负责的项目只扣了0.4分,是全校扣分最少的。郭老师给我提建议时,局里黄老师插话道:“他是支教的,说了也没有什么用”。郭老师很敬业,很负责,并没有停下来,我也没有因为我是一个支教人而置之不理,更是认认真真记录,并承诺及时向泽波校长作汇报,我也会更加努力地好好工作,树立罗江支教人良好形象。接受检查后,我及时与泽波校长反馈了存在的问题,我也从责任到人、团结协作、工作计划落实、过程管理、学籍管理、安全教育与管理、现代教育技术管理与运用、资料及时归档等方面提出了建议,建议得到了泽波校长采纳,并逐步落实实施。

时间飞逝,一年的支教时间已经过去了大半,我用言行践行着自己的诺言,以实际行动为实现民族大融合而努力。如果再给我机会,我将继续为藏区教育事业作出自己的贡献。

(作者系罗江区鄢家镇小学教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