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大央企”内部管理亟待加强

发布时间: 2013-07-05 点击数量: 作者:程学培 谢歆 来源:

德阳市辖区有二重、东电、东汽“三大央企”,2013年初中国设备管理协会授予德阳国内首个中国重大技术装备制造业基地称号。国家重大技术装备基地基地发展如何,关乎全市近1/3GDP、上千家企业、1/10从业人员的就业问题。而“基地”发展的领头羊——“三大央企”内部管理如何?无疑事关“战略”能否实现。近年来,我市该产业发展的主要问题之一,就是大厂拖欠配套型企业货款严重,致使全行业转型升级困难,数百家企业甚至濒临倒闭。

据调查了解,近年来辖区“三大央企”不同程度存在管理混乱——瞎折腾情况。比如,一家企业因为擅自“扩大受让技术使用范围”(《中外合同》界定“仅用于三峡工程”,之后我方用于中标广西龙滩水电站),因此赔偿外方4千万美金。同一家企业,中标非洲某国工程,因为“所用技术”被外方抢先在国内、外申报专利,当我方研发的成套设备即将发往工程业主方时,接到外方一纸“专利侵权”律师控告函,产品随即被搁置于上海港口。另外一家企业曾因为“风机叶片”断裂,赔偿国内业主方损失2百多万元。该事故责任追究发现,企业内部“五道关口”居然没有发现其产品质量问题。最后一家“老大哥”,企业内部“监守自盗”、工序技术方案“执行力差”等情况,时有发生。比如一个月内,一个车间仅“刀具被盗”达30多万元;部件浇注工序贵重添加剂(钼、钴等)整体“被吞噬”,导致大型轴件断裂。

为加快打造国家级重大技术装备基地,我们建议:

 1.进一步重视“三大央企”的内部管理工作。屏弃“央企管不了,与地方经济社会发展关系不大”等思维,树立“大厂兴,配套小企业兴;大厂乱,相关小企业无法发展”的意识。创新服务措施,可就其经营情况(通过省级国、地税收部门税金数据),及时向中央相关部门反馈信息,包括对其人事任用提出建议;通过工会组织,及时掌握其内部管理情况,组织、聘请专业人士提出针对性意见等,达到改善其内部管理的目的。

2.进行“厂务公开”。从领导班子的建设,到车间工序监督,从企业发展决策,到新上项目投资,从制度建立,到责任追究,全方位实行民主决策制,力戒个人、小团体“头脑发热”、“暗箱操作”、“心不齐”、“风不正”、“一盘散沙”等邪气蔓延。

3.严格赏罚分明。省级政府相关部门应利用本部门优势,帮助德阳辖区内“三大厂”开展工作,对“吃、拿、卡、要”,玩忽职守,给企业造成经济损失者,一律从重、从快处罚。同时,利用现代媒体技术,对企业有贡献者,加大宣传和奖励,形成良好的工作氛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