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进一步加强地震灾区“三基地一窗口”建设的建议
关于进一步加强地震灾区
“三基地一窗口”建设的建议
为把地震灾区建设成为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永久基地”和展示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的“长期窗口”,向世人呈上一张感天动地的“精神名片”。地震后,我省在各地震灾区建立起了多个“展示窗口”,有的已经开门迎客,发挥着特殊的教育引导作用,受到各方好评。有的地方依然是大门紧闭,除了迎接领导检查外,基本上没有发挥应有的作用。主要原因有以下几个方面:一是陈列内容不够完善,有的地方除了场地外,基本上没有“可看”的内容;二是没有专人进行管理。有管理必然会有支出,而“三基地一窗口”参观点又不能象其他旅游景区一样收取门票,没有门票收入就意味着管理需要财政支付管理费用,财力不足直接导致“关门谢客”;三是宣传力度不够。有些地方仅限于迎接领导检查,缺乏有效的宣传模式,没有从精神家园建设的角度出发来宣传它的独特作用。
为此,我们建议:
1.地震灾区各级政府应高度重视“三基地一窗口”建设,把“三基地一窗口”建议纳入精神文明建设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的重要内容,切实把“三基地一窗口”建设成为展示灾后重建伟大成就和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的重要平台。
2.采取“因地制宜”和“百花齐放”的方式建设各地震灾区“三基地一窗口”,把“三基地一窗口”参观的点和线作为教育党员干部、激励人民群众、长远惠及后代、方便学习参观、容易触及心灵的系统工程整体来打造。
3.鼓励社会力量参与“三基地一窗口”建设。鼓励社会热心公益人士、企事业单位积极参与,广泛征集地震图片、文字及音像资料,让“三基地一窗口”的内容更加真实饱满。
4.加大宣传力度,通过全方位、多角度的宣传,使“三基地一窗口”不仅成为地震灾区的精神食粮,更应成为全社会共同守护的精神家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