悟真院
野水纵横漱屋除,午窗残梦鸟相呼。
春风日日吹香草,山北山南路欲无。
赏析:
悟真院又名悟真庵,在金陵(今江苏南京)钟山(亦称紫金山)之东,八功德水之南。金陵地处长江下游,山水秀丽,风景绝胜。《舆地纪胜》记载“悟真院”一地,说明在宋时已为著名胜地。王安石晚年退居钟山,悟真院环境幽静,是他常去游览的地方。王安石《同熊伯通自定林过悟真》诗云:“暗香一阵连风起,知有蔷薇涧底花。”该诗生动地画了这一带的自然风光。
首句“野水纵横”写悟真院所在地的地理环境。在这座寺院后面,除了有著名的八功德水之外,附近还有许多纵横交错的溪涧。这里河网纵横,河边的寺院建筑更有可观之处。此句意境与杜甫《客至》首句“舍南舍北皆春水”相类。“漱屋除”三字,形容绿水环绕。“漱”,即洗涤。“除”,指墙根屋角。这句诗写悟真院受到周围流水的冲漱涤荡,显得明净、壮观。
次句写倦游后倚窗午睡,好梦将阑,忽听得小鸟啼叫,似在彼此应和,点出正是桃红柳绿的春天。该句以鸟鸣声反衬出悟真院的清幽。古人说“诗中有画”,这诗的开头两句,就毫不费力地画出了一幅山寺风景图。
和煦的春风,送来了沁人肺腑的芳香。诗人被这大自然美景所陶醉。第三、四两句,是对春的礼赞,说明诗人的视野已从悟真院移到了整个钟山。但见芳草遍野,欣欣向荣。山北山南,长满绿草,其中的小路也几乎辨不出来了。短短两句,写出了暮春三月江南草长的情景,与唐代孟郊《连州吟》的“春风朝夕起,吹绿日日深”和薛存诚的“积草渐无径”,有异曲同工之妙。
此诗题为《悟真院》,是一首写景之作,然而不乏气格。王安石是北宋一位杰出的政治家,写作此诗时虽已退出政治舞台,但仍乐观自信,可见其襟怀之宽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