村里协商办起了“老年大学”
6月6日中午,匆忙收拾完餐具,中江县普兴镇山川村村民周先安和老伴立即往山川大礼堂赶去:“每周一次的‘老年大学’马上就要开始上课了,可不能迟到。”
村里也有“老年大学”?山川村党支部书记陈波介绍,作为四川省乡村治理示范村,该村一直在积极探索提升治理能力和水平,希望打造一个乡村治理的样板。
“今年1月,我们在县政协‘有事来协商’平台的助力下,办起了全县首个村级老年大学教学点。”陈波说,村上越来越多的老年人和周先安一样,开始重拾“背起书包上学堂”的乐趣,老人们普遍反映,现在生活丰富多了。
2023年11月,县政协委员漆俊霞在山川村走访时发现,村里常住人口1000人左右,其中60周岁及以上的老年人约占43%,且娱乐方式较为单一。“受快速工业化、城镇化影响,农村留守老年群体只能通过看电视、听收音机等方式来排解内心的孤独,精神生活匮乏问题突出。”为此,漆俊霞向县政协建议,召集部分委员、相关部门负责人在山川村开展协商活动,为丰富老年人的精神生活建言献策。
为确保协商议事有深度,2023年12月,县政协组织定点联系普兴镇的政协委员、山川村村“两委”及驻村工作队员和党员、群众代表等组成调研小组,对全村大多数60周岁及以上的老年人进行了走访,深入了解山川村老年群体的需求,确定本次协商的主题。
今年1月,调研组成员们与村老年群体代表在山川村协商议事室,共同开展“有事好商量 议出老有所乐好举措”协商议事活动。
“建议县上老年大学在村里设置一个固定教学点,定时为村内留守老人免费授课。”村民们的“老熟人”漆俊霞率先打开了“话匣子”。
漆俊霞的建议得到了参会人员的一致好评。县政协委员王金花建议:“授课老师可以邀请县老年大学的老师,我们政协委员也可以根据自己的本职工作内容来授课。”
经过本次协商,调研组形成了《关于山川村高龄老人精神文化需求的解决方案》,供县委、县政府决策参考。县委、县政府高度重视此事。随后,在山川村的老年大学教学点将每周四下午定为授课日,设置了常见疾病知识普及、居家安全宣传、老年舞蹈等课程,获得了山川村留守老人的一致好评。
“到目前为止,山川村老年大学教学点已经连续开展了10期集中活动,受益群众达600余人次。”陈波说,“老人们每次来上课都是笑着来、笑着回。”
“山川村的实践,不仅是对‘老有所养、老有所医、老有所学、老有所为、老有所乐’美好愿景的生动实践,更是对中华民族尊老爱幼传统美德的传承与发扬,也为我县其他农村地区丰富老年人精神生活提供了宝贵的经验。”县政协主席袁海表示,将继续充分发挥基层民主协商的优势,为广大农村老年人创造美好晚年生活积极助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