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访聚力·同心共建
——中江县政协倾力打造“有事来协商”升级版“中江面谈”
为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全过程人民民主”重要论述,中江县政协结合省政协《关于进一步深化“有事来协商”工作的意见》要求,按照省政协副主席林书成赴中江调研指示精神,积极落实市政协主席何明俊关于“有事来协商”工作要求,在县委县政府主要领导的关心支持下,倾力打造“有事来协商+地方特色”标识品牌,推出契合中江实际的“有事来协商”升级品牌——“中江面谈”,省政协副主席尧斯丹、刘成鸣赴中江调研时给予充分肯定。“中江面谈”核心是“面”,“面”既彰显了协商必须面对面的本质,又突出了中江的显著标识“挂面”。“中江面谈”共包含共商面事、成事协商、难事细说“三大协商平台”。
中江面谈之共商面事
“共商面事”紧紧围绕县委“五大战役”,聚焦项目建设大会战,把县委县政府交题的中国挂面村农文旅项目作为“共商面事”协商重点。项目始于2017年,总投资达7亿元,因种种原因长达5年未能取得实质性进展,十分困扰党委政府。
为助力县委县政府化访聚力,同心实现挂面村国家4A级旅游景区创建目标,县政协立足党政所需,借助“共商面事”协商平台,由主席挂帅协商、1名副主席常驻挂面村协商,号召27名市县政协委员组建协商专班,下沉基层一线,摸清情况、找准问题、宣传政策、疏导情绪、沟通协调120次,反复面对面协商规划、征拆、运营等难题,委员们提出的关于解决遗留问题等政协破题办法得到县委县政府充分认可,助力挂面村项目实现破冰开局,招投标进场、征地拆迁、要素保障跑出了“加速度”,项目建成指日可待。截至目前,“共商面事”平台共开展以挂面村项目为代表的协商议事活动77场,形成协商成果135件,助推党政科学决策有效实施。
中江面谈之成事协商
“成事协商”紧紧围绕“50平方公里50万人口现代化中等城市”建设,聚焦建成宜居宜业公园城市目标,把县委中心工作“城市建设”作为协商重点。城市建设推进中的征地拆迁难、遗留问题化解难、停车难、买菜难、如厕难等“多难”问题,极大制约了城市发展进程。
为助力党委政府化访聚力,同心破解城建难题,县政协借助“成事协商”平台,抓住县委赋予县政协党组牵头深度助推城市建设职责的契机,直面协商涉及近万人、长达14年、上访到国家信访局的城区8㎡市场遗留问题,由县政协主席挂帅协商,察实情、听民声、出实招,深入实地调研61次,反复多层次协商26轮次,充分汇集23名协商人才智慧力量,协助职能部门形成《遗留问题化解实施方案》,并成功转化为县委县政府决策,问题正在有序解决,群众交口称赞、频频点赞。截至目前,“成事协商”平台共开展以群众反映强烈的县城农贸市场改造和电力供水保障等为代表的协商议事活动88场,形成协商成果137件,助推群众关心关注的实际问题得到有效解决。
中江面谈之难事细说
“难事细说”紧贴农业大县、经济弱县的基本县情,聚焦在全县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过程中积攒的不少难题、积累的不少怨气,把急难愁盼的民生难题和各方关注的热点焦点作为协商重点。
为助力党委政府化访聚力,同心做好增进团结、凝聚人心的工作,县政协通过“难事细说”平台,发动委员主动荐题,委员积极响应,向“难事细说”平台推荐了四川德成动保等议题。四川德成动物保健品有限公司厂房因土地规划问题,12年未取得土地使用权证,企业无法融资扩大再生产。县政协赓即组织政协委员成立协商专班,反复多次深入企业,摸实情、找问题、求方法,围绕企业诉求、政策条款、解决措施等多轮协商、反复商量21次,协商出基本破题办法和初步方案,目前这个时间跨度长达12年的企业发展“难题”已经圆满化解,协助党政解决了长期想解决而未能解决的“难事”,获得高度赞扬。截至目前,“难事细说”平台共开展以保护修护200年的永丰碉楼、500年的名木古树、1000年的玉江石刻为代表的协商议事活动85场,形成协商成果162件,助推基层社会治理效能有效提升。
下一步,中江县政协将继续用好“有事来协商”升级平台“中江面谈”,充分发挥委员“智库”作用,围绕中心、服务大局,重点在城市建设、乡村振兴、产业发展、基层治理等战略规划上聚力发力,为同心共建现代化中江贡献政协智慧和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