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科技兴农精准扶贫的带头人

发布时间: 2020-11-18 点击数量: 作者:兰顺明 来源:

我出生于德阳市罗江县一个农民家庭,1990年9月任德阳市食用菌良种场场长,1992年正式加入中国共产党,从那时起,我时刻把群众装在心中,把责任扛在肩上,“用一方土地造福一方百姓”是我作为一位民营企业家追求的目标。

2013年,47岁的我凭着对家乡的无限热爱,放弃了在北京的300余亩食用菌休闲产业园区,毅然返回家乡重新创业。当年8月,投资900余万元创建了占地面积120余亩的德阳市明润农业开发有限公司,建成了菌种拌料车间、装袋车间、灭菌室、无菌接种室、菌种培养室、无菌试验室等房屋80余间,高压灭菌、锅炉、常压灭菌灶、无菌接种箱、菌种保藏箱等配套设备一应俱全,具备了年产1000余吨菌种的生产能力,进行食用菌、灵芝、猪肚菇、芦笋、三月花、黑木耳等菌种的生产、选育、供种、栽培指导和技术培训。当年生产的黑木耳菌包50万袋,产值300余万元,很快销售一空,受到了农户的信任和高度评价,我被众多食用菌种植户们称为“菌种大王”。

我们公司秉承“重食品安全、做安全食品”的宗旨,倡导“绿色、有机、健康”的生产理念,以农作物秸杆为基料进行工厂化栽培珍稀食用菌,又利用产菇后的下脚料菌渣生产生物有机肥,用生物有机肥种植绿色、有机水果蔬菜,形成生态循环经济模式。目前,已建成年产2000吨珍稀食用菌智能化生产线,秸秆综合处理中心,凭借在国内处于领先地位的食用菌工厂化全自动生产线和菌渣循环利用及农产品精深加工技术,生产的羊肚菌、桑黄菌、猪肚菇、鸡枞菌、鲍鱼菇、黑木耳、黄花菜、芦笋、桑黄酒系列等各类农副产品均达到“绿色、有机”标准,通过相关部门评定取得有机农产品认证。

我利用自身的特长,把优势化为扶贫效益,为困难群众提供更多的就业机会。从事食用菌栽培是科技含量很高的“技术活”,来不得半点马虎,要发展成大产业走进大市场,必须坚持创新。2015年,我采用稻菇轮作的创新模式,带动农户种植一季水稻和一季食用菌,农户每亩直接增收5000-10000元,并且当年水稻的种植减少了40%化肥的用量,水稻增产10%。对于贫困户,他们只需要和公司签订种植合同,就能保证产品交回公司进行销售,并免费领取菌包进行种植。公司全程对种植户进行技术服务,产品实行上门收购,农户在产品收获后足不出户即可获得可观的收入。

2016年,和公司合作的农户,食用菌种植达到1000吨,有机蔬菜2000多吨,销售网点覆盖全国20多个省区,年产值达7000万元,解决农村剩余劳动力2000余人,同时带动1000余农户增收致富。公司重点帮扶的125户贫困户实现收入190.5万元,户均实现收入15240元。

2017年初,我响应党和国家号召,积极投身参与了工商联开展的“万企帮万村”精准扶贫帮扶活动,充分发挥农业产业化省级重点龙头企业的优势,打造了独特的“公司+加盟商+基地+农户”的商业模式,与农户建立紧密的利益联结机制,在德阳市20个乡镇70个村建立食用菌种植基地2600亩,在旌阳区建特早黄花菜500亩基地,带动1000余户(其中贫困户125户)、2000余人从事农产品生产经营。同时,公司根据农户的具体情况,量身定做适合的种植品种、种植规模;全程提供技术服务、对农户提供免费的技术培训;产品按照保护价格统一回收。这种方式,解决了农户在没有技术、没有销售渠道的情况下,利用自己的土地和剩余劳动力,实现在自己家中就可以就业,避免了产品销售时市场价格不稳定的风险。目前,公司的食用菌、黄花、芦笋等产品的种植基地扩大到3800亩,合作农户达1200户,其中贫困户230户,食用菌种植业成为了当地支柱产业。

结合当地实际,我又自己动手研发食用菌制种、栽培的设备等各项工艺,已被国家知识产权局授予国家发明专利16项,实用新型专利52项,省级科技成果1项,农作物品作权一项,有机认证1项,有机转换认证1项,极大地提高了生产效率。利用休息时间我还潜心研究食用菌病虫害防治,解决了老菇棚病害、重茬低产的难题,极大地提高了食用菌的产量,让农户得到了低投资、高回报的实惠。

我聘请了中国农业大学、四川大学教授和一批专家成为公司技术顾问,依托60平方米实验室、80平方米培训教室和科普图馆成立科普推广小组,常年上门为农户进行技术指导和技术服务。

从我返乡成立明润公司以来,已先后投入40余万元(每年固定投入10万余元)对新聘用员工、种植户采用定期培训的方式,对食用菌、有机蔬菜的种植技术进行系统培训,让工人和种植户熟悉工艺流程,掌握操作技术,顺利进入食用菌种植行业,实现用技能促进就业、以创业脱贫致富。食用菌种植技术推广和培训,从2014年开班以来共培训2000余人次,同时设立24小时技术咨询热线,对种植户进行答疑解惑;成立旌阳区食用菌协会,定期开展交流活动、技能培训,整合一切有利的资源为德阳市的食用菌产业发展服务。我已计划在2020年投入100万元设立贫困户、大学生创业扶持基金,对有志于在农业种植领域发展的有志青年进行资金、技术、资源等方面的扶持。

作为一名普通的农村党员,帮困扶贫引路,带动越来越多的群众靠种食用菌致富过上幸福生活,我愈来愈有信心。2017年,公司无偿为32户特困户免费提供价值8万余元的菌种,带动他们发展食用菌种植,年产值超过50万元。随着公司的发展,党员人数增多,公司成立了党支部,充分发挥党员在生产经营和技术服务方面的模范带头作用,经常免费为困难农户提供菌种和技术服务。2017年5月,在旌阳区农办、区工商联的组织推荐下,我参加了旌阳区对口援助的凉山州国家级深度贫困县越西县的扶贫项目,投资110万元与越西县的梅花乡巴姑村、保石乡克里村、申果乡申果村、瓦普莫乡瓦普莫村等贫困村达成“精准扶贫项目——黑木耳产业示范园”协议,以股份合作模式注册成立“越西明润农业开发有限公司”,贫困户到示范园务工可挣工资,年底园区还可分红,充分发挥食用菌产业扶贫在脱贫攻坚中的作用,在加快培育贫困地区、贫困群众增收途径、助推贫困群众脱贫致富奔小康的路上贡献自己一份力量。2018年5月,公司又由市农业局领导推荐到国家级深度贫困县阿坝县茸安乡进行扶贫项目考察,和阿坝县人民政府达成合作,双方当年9月在该县建立“食用菌产业扶贫园区”,以股份合作模式注册成立“阿坝县明润农业开发有限公司”。

公司成立以来,在发展食用菌产业上越做越大,也在带领农村群众致富增收方面越走越远。我始终坚持扩大就业、研发新产品、扩建生产线等发展思路,得到了社会各界广泛认可,先后被省、市级政府授予“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全国农村青年星火带头人”、“四川省农村科技致富能手”、“优秀企业家”、“德阳市优秀青年科技人才”、“四川省返乡创业明星”等20余项个人荣誉。公司先后获得了“国家高新技术企业”、“国家节能减排财政政策综合示范市‘典型示范项目’”、“农业部蔬菜标准园建设单位”、“四川省农业产业化重点龙头企业”、“德阳市农业科技创新示范基地”、“农业部‘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农业访问参观单位”“四川大学校企合作单位”、“四川省返乡创业示范企业”等30余项荣誉称号。

在今后的扶贫路上,我将不忘初心,继续投身到“万企帮万村”精准扶贫行动中,采取更多更好的措施,为帮助更多的贫困户增收脱贫致富奔小康做更多的贡献。

(作者系德阳市明润农业开发有限公司董事长、公司党支部书记,四川省食用菌协会副理事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