凝共识聚合力同心共绘农村幸福“夕阳红” ——市政协委员为提高农村养老服务水平积极建言献策

发布时间: 2024-08-27 点击数量: 作者: 来源:市政协办公室整理

8月21日,市政协召开“提高农村养老服务水平 促进城乡养老服务均等化发展”专题协商会议,市政协主席何明俊出席会议并讲话。会上,在听取了我市农村养老服务工作开展情况报告后,委员们直奔主题踊跃发言现将部分委员现场发言摘登如下:

  

   市政协社法委主任刘刚代表课题组发言:近年来,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农村养老工作,各地、各部门(单位)认真落实、积极推进,全市农村养老服务体系建设取得阶段性成效,但还存在农村养老投入不足、养老服务资源利用率不高、医养康养结合发展滞后等问题。建议:一是多措并举强化农村养老服务保障。积极向上争取并适当增加市、县两级财政专项支出;统筹福利彩票公益金,适当向农村养老服务倾斜。激励引导社会力量参与农村养老。学习借鉴试点城市经验,探索建立长期照护险等健康险种。加强规划和要素保障,盘活利用好现有闲置资产。二是多管齐下提高农村养老服务供给。根据县、乡、村经济状况、老龄化程度等因素,分层分类推进养老服务机构错位有序发展。推进农村区域养老服务中心建设。推广邻里互助等村级养老互助模式。逐步提高从业人员薪酬待遇。加大职业培训力度,建立健全养老护理员职业技能等级认定、从业人员培训、褒奖机制。三是综合施策提升农村养老服务水平。大力营造孝老敬老爱老的社会环境,依法维护好老年人合法权益。进一步完善农村特困老人关爱巡访制度;依托三级农村养老服务网络,为居家老人提供低价或无偿服务。积极开展农村老年人特别是“空巢”老人心理关爱行动。鼓励推动基层医疗机构开展医养结合服务。建立家庭医生、村医参与农村健康养老服务的激励机制。四是深化改革规范农村养老服务管理。建立和完善联席会议制度,形成系统谋划、统筹推进、各负其责、上下联动的工作格局。统一老年人能力评估标准,建立老龄工作大数据平台,推进信息互联共享。稳步推进农村区域性养老服务中心收归县级直管,并根据各地实际情况加强经费、人员等保障力度。健全养老服务综合监管机制,加强部门和属地工作协同,不断推进我市农村养老服务体系标准化、规范化建设。

 

   市政协常委,德阳市妇联党组成员、副主席黄俊英:建议一是进一步建立健全工作机制。持续优化养老服务联席会议等议事协调机构的职能职责,健全完善横向到边、纵向到底的农村老年妇女保护工作机制。建立农村老年妇女档案登记制度,常态化动态更新信息。探索建立巡查、巡访,助医、助难等农村老年妇女结对关爱服务制度。加强养老服务安全管理,保障农村老年妇女的生命财产安全。二是进一步加大财政资金投入。加大向社会组织购买农村老年妇女养老服务的项目力度,强化经费保障。通过乡镇卫生院等为农村老年妇女提供就近的必要诊疗和医疗保健服务。进一步扩大社会医疗保险对老年妇女群体的覆盖率和健康服务范围,并对贫困老年妇女予以切实的医疗救助。三是进一步增加关爱服务力量。鼓励有条件的乡镇(街道)建设综合性服务站点,支持有条件的村建设农村邻里互助养老服务点,增加公益性岗位,负责农村老年妇女信息排查、动态更新,加强互助服务点的日常管理,统筹巡访关爱工作。动员组建农村老年妇女志愿服务队伍。加强基层社会组织培育,有需求的农村老年妇女提供“邻里守望”、心理疏导等专业服务。不断深化关爱维权服务,加大法律法规的宣传力度和权益保障力度。

 

   市政协委员、广汉市众爱养老服务中心理事长陈彤:就目前我市农村养老机构服务收费情况来看,农村老年人入住农村养老服务机构支付能力较弱,大部分农村居家老年人住不起养老机构。结合广汉市众爱养老服务中心2015年以来持续服务农村居家养老老年人经验,以《关于加快发展农村养老服务的指导意见》为背景,建议:养老保障性政策向农村老年人倾斜,加大政策支持、财政投入力度,畅通农村养老的就医、紧急救助网络,加强农村公共交通建设,积极动员广大农村散居老人集中互助养老,让农村老年人同样享受“银发经济圈”带来的便捷服务。

 

   市政协委员、绵竹市民政局党组书记、局长蔡发兵:结合绵竹在新市镇、麓棠镇、孝德镇开展农村居家养老服务试点工作经验,建议:一是整合资源,建立应急救援和呼叫服务体系。政府搭建平台,链接医院、商家、社会组织、志愿者等资源,引入智慧养老系统,实现定位、健康监测、急救求助、服务呼叫等功能。二是政府主导,建立和推广农村互助养老模式。建立互助养老服务平台(APP),开通民政、镇(街道)、村组、志愿者、爱心商家等多个端口,实现老人需求发布、志愿者报名、服务记录、审核发布积分、互助积分运用等功能。发展村级志愿服务队伍动员党员、村组干部、村民代表率先垂范,提升志愿服务队伍服务能力。链接市级部门、社会组织、慈善团体、爱心企业等服务资源,以农村互助养老服务点为中心定期开展公益下乡,为农村老人提供各类文化娱乐、健康咨询、困难帮扶、生活服务、心理干预等服务。加强政策、资金支持力度,建立激励机制,吸引社会组织、企业等参与。

 

   市政协委员、中江县人民医院全科医疗科、安宁疗护科主任蒋国强:长期护理险(被称为社保“第六险”),是为被保险人在丧失日常生活能力、年老患病或身故时,侧重于提供护理保障和经济补偿的制度安排。2016年,长期护理险开始试点,以长期处于失能状态的参保人群为保障对象,重点解决重度失能人员基本生活照料和医疗护理所需费用。2020年9月,经国务院同意,国家医保局会同财政部印发《关于扩大长期护理保险制度试点的指导意见》。建议:在我市推进建立长护险制度,促进了养老产业和健康服务业的发展。

 

   市政协委员、四川仁竞律师事务所合伙人宋渝伟:建议一是加快农村产业振兴,完善农村养老服务体系。发展特色产业、推动农业现代化,为农村养老提供坚实的经济基础。增强年轻农民的社保意识。加大对农村养老服务的投入,满足农村老年人的养老需求。培养专业化的养老服务队伍,加强医疗机构与养老服务之间的衔接,为老年人提供定期体检、上门巡诊、家庭病床等基本服务。二是推广互助性养老模式。结合实际建设重点立足本村、辐射其他村庄的“养老服务中心”。建立完善激励措施,组织低龄老年人照顾高龄老年人,由身体状况较好的老年人照顾身体状况较差的老年人。丰富老人精神文化生活。三是加强法治宣传教育。举办法律知识讲座、发放宣传资料,向农村老年人普及法律知识,增强法治意识。建立和完善农村老年人法律援助机制,提供便捷、高效的法律援助服务。四是加强监管。制定完善农村养老服务设施、服务质量、安全卫生等方面的标准和规范,实行严格的准入审查制度。定期对养老机构进行检查和评估,严格逗硬奖惩。推动养老机构信息公开,接受社会监督。鼓励和支持社会组织、媒体和公众对养老机构进行监督,形成全社会共同参与的监管格局。

 

 

 

市政协委员、市养老事业发展促进中心主任任关军:建议坚持需求牵引供给,着力构建结构合理、渠道畅通的需求体系,解决“在哪养”问题。全面细致摸排全市老年人养老服务需求状况,做好空巢、留守、独居、孤寡等老年人探访。充分发挥社会治理中的“五社联动”在养老领域“登台唱戏”的作用,推动基层老年协会、老年志愿服务组织发光发热,发展邻里结对、亲友相助等“老老互助”养老模式;在农村地区推行就近服务、规范管理的“互助养老幸福小院”等微服务站。二坚持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着力构建适应需求、分层分类的供给体系,解决“养得了”问题。以行政辖区为单元,成立城乡养老服务管理中心或统一调度平台。大力推进“互联网+”养老服务,梳理形成各类养老服务资源、常住老年人口分布与服务需求两张清单,为辖区老年人提供就近精准养老服务。以老年人的切实困难和需求为导向,不断满足老年人多样化、多层次养老服务需求。三是坚持完善制度机制建设,着力构建多方参与、多元共担的责任体系,解决“养得好”问题。优化城乡老年人的居住、出行、就医以及生活等各方面社会环境,加强城乡老年协会和志愿服务组织建设,营造老年友好型社会氛围。完善相关政策制度体系补齐乡镇老年群体的养老短板。引进省内外知名养老机构进驻,形成高标准“鲶鱼效应”。

 

市政协委员、德阳市杰慧粮油有限公司总经理李泽:建议一是在农村推行互助养老模式。通过组织老年人进行相互帮助、相互照料的活动,让他们在晚年生活中感受到社区的温暖和关爱。二是积极鼓励社会各界参与到农村养老服务中建立志愿者服务体系,为志愿者提供必要的培训和保障,组织志愿者到农村开展养老服务活动,为老年人提供生活照料、精神慰藉等方面的帮助。三是村社干部要加强与农村散居特困供养人员沟通交流有愿意进行赡养的特困人员完善赡养协议,对集中供养的特困人员给予更关心关爱。四是充分利用农村自然环境优势,发展田园养老模式。鼓励和支持有条件的农村建设田园养老院,提升老年人的生活质量。五是打造开放型复合型养老服务满足老年人的基本生活需求的同时,结合农村文化特色,开展各种文化娱乐活动,让老年人在享受养老服务的同时,也能感受文化的魅力和乐趣。六是提高敬老院管理效能常态化开展专业知识和护理技能的培训,提升护理人员的素养和服务能力

 

市政协委员、万势大健康产业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张陈:在调研中发现,我市农村养老服务还存在基础设施与资源分配不均、专业人才短缺与培训不足、资金投入机制不健全、服务模式单一与创新不足等问题,建议一是加强基础设施建设与资源均衡分配。加大政府投入,优先保障农村养老设施建设资金,特别是农村公共适老化建设。鼓励社会资本参与农村养老服务,形成政府主导、社会参与的多元化投入格局。推动城乡养老设施资源共享,提高资源利用效率。二是强化专业人才队伍建设与培训。出台优惠政策,吸引高校毕业生和专业人才到农村从事养老服务工作。建立农村养老服务人才培训体系,提升服务人员专业素养和技能水平。加强农村养老服务人员的职业规划和晋升通道建设,提高职业认同感和吸引力。三是完善资金投入机制与政策支持。设立农村养老服务专项基金,为农村养老服务提供稳定资金来源。出台税收减免、财政补贴等优惠政策,降低农村养老服务运营成本。建立政府职能部门联席会议制度,完善养老服务机构申办协调机制,增加投资人信心。加强政策宣传与解读,确保政策红利惠及广大农村老年人。四是推动服务模式创新与服务升级。鼓励在农村发展智慧养老、医养结合等新型养老服务模式,满足农村老年人多元化需求。推动农村养老服务与乡村振兴相结合,发展乡村旅游、健康养生等特色产业。加强农村养老服务标准化建设,提高服务质量和管理水平。

(市政协办公室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