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进一步推进“成德同城化”的对策建议

发布时间: 2016-11-04 点击数量: 作者:市社科联 来源:

成德同城化推进三年来,成都、德阳两市依据《成都德阳同城化发展框架协议》,在规划编制、交通建设、产业发展、旅游协作、金融合作、环境保护、社会事业等方面启动了同城化探索,取得了一定成效,但也显露出一些问题:

一是对同城化的认识尚不到位。成德同城化推进三年,两市干部和广大市民对于什么是同城化?为什么要推进同城化?同城化的基本要义等一系列问题仍然缺乏统一和清晰的认识,进而产生了“上级安排”、“可有可无”、“寻求帮扶”、“省上推动”等不同想法。认识上的模糊,必然带来两市干部和普通市民之间在成德同城化的目的、诉求以及工作上的分歧,影响到同城化的深入推进。

二是时空距离仍需缩短。动车公交化运营后的班次仍需增加。绵成乐客运专线发车密度不够,成都始发到达站位置偏东、客运专线与其他交通方式的换乘尚不完全通畅,成德两地通行时间虽然缩短但便捷性不够。连接两市的快速通道不断增加,但两市间直通、快速、通畅、便捷的大通道并未形成。

三是重大合作事项难以深入推进。“成德同城化”安排启动了多方面的基础性工作和若干重大合作事项,但在其后的具体推进过程中,大多因为遇到矛盾和现实问题而搁置下来,难以继续深入推进。譬如,目前成德探索区域合作发展收益分享机制主要以成德、德阿工业园为基础,受合作园区自身影响,经济指标分配相关县(市)没有启动,经济收入分配按照相关协议暂未启动,环境容量分配相关条件和基础数据收集尚不具备,导致工作无法推进。由于缺乏有效的协商沟通机制,导致化解合作中的矛盾,消除误解和隔阂问题得不到及时和有效的解决,极大地影响了参与部门推进“同城化”的积极性。

四是企业自主参与程度不够。目前,“成德同城化”仍由党委、政府主导,合作的领域和内容主要在政府间展开,市场机制未充分发挥作用,区域合作的自组织能力弱。在推进同城化的初期阶段,政府的组织协调作用非常必要且十分重要,但如果没有后续企业的自主参与以及区域自组织机制的不断增强,同城化很难有效长久持续。

为此,建议:

1.增强通勤功能,强化交通基础设施规划建设。首先,高度重视轨道交通在成德交通通勤中的重要性,对成德间的地铁、轻轨、有轨电车发展进行战略性谋划,尽早规划建设成都至德阳的地铁北延线,协调线路走向、建设时间和进度;规划建设成都至德阳的城市干道北延线,建成成都经济区环线高速东段和北段,改造成绵高速,协调成(都)达(州)高铁在中江仓山设站,构建高效、便捷、多层次的成德组合型交通体系。其次,进一步强化成都东站、德阳站与市内外其他交通方式的无缝连接,增强通勤的便捷性。

2.以协商为导向,推进规划协同。首先,成德两市应协同制定区域发展规划,形成全领域、全覆盖的同城化规划体系。其次,从强制型规划转向协商型规划,广泛吸收两市各种利益主体(政府、部门、社团、企业等)的参与,通过充分的磨合、平衡、讨论和交流,制定出能满足各方诉求、争议少、可实施性强的规划。第三,产业繁荣乃成德共荣的基础,当务之急是市协同制定《成德同城化发展产业协作协议》,优化两地产业布局,共同打造全国现代服务业区域中心和具有国际竞争力的高端制造业基地。

3.以错位互补为导向,推动成德协同发展。应该认真研究两市如何在功能上错位、服务上错位,助推两市人流、车流、物流,繁荣两市金融、商业、贸易的举措。如,成都科研资源比德阳丰富,而德阳的重大装备制造等产业又强于成都,二者可以很好地对接。又如,德阳与成都的产业互补性较强,在石化、汽车等行业,德阳都大有用武之地,而成都高歌猛进的汽车制造业中,汽车电子、发动机等领域正好是德阳的强项,可以有效完善成都的汽车产业链。

4.进一步完善成德同城化发展机制一是健全组织协调机制。强化联席会议办公室职能,增强组织协调权力和能力,促进各级政府职能部门之间加强合作。健全同城化推进的内部组织机制,强化部门责任,落实任务分工,加强协调服务。二是建立互动促进机制。建立政府、社会中介组织、企业等为主体的多渠道、多层次互动促进机制。建立两市高层领导和相关部门定期互访制度,加强对话、互通信息、沟通协调。轮流举办多层次、多形式的经贸洽谈会、论坛等,提供合作交流的平台,营造合作的气氛,研讨同城化中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充分发挥社会中介组织的组织协调作用,推进两市民间合作。鼓励各类企业在两市开展产品展示会、推介会,建立销售网络。三是建立健全协商对话机制。建立政府间、企业间平等协商对话机制,通过对话、磋商、谈判等形式,采取领导接待日、发言人制度、信息公开制度、协商对话制度、举报反馈等方式,加强成德两市政府、部门和企业间的协商对话,及时化解合作中的矛盾,消除误解和隔阂。四是建立利益共享机制。通过协商制定合作协定,制定合理的成本分摊、利益共享制度,在产业分工协作、基础设施建设、生态建设、环境保护等方面,进一步形成共建共享的长效机制。五是健全政务协同机制。探索建立两市间多层次的政务协同机制,加强政务信息互通,推进管理体制对接,实现行政审查互认,强化监管协作,提高执法、应急管理联动水平。六是建立合作补偿机制。坚持受益方对受损方的利益补偿原则,对于市场机制条件下仍然不能形成补偿的损失,通过地方政府间的协议提供各种形式的补偿。按照谁开发谁保护、谁破坏谁修复、谁污染谁治理、谁受益谁补偿的原则,以区域补偿为重点,在两市之间形成跨区域生态建设与环境保护的长效机制,实现生态共建、环境共保、污染同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