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元市利川区:巧用“加减乘除”法 答好协商“必答题”
近日,一场聚焦高压线路改迁的“有事来协商”现场会,在广元市利州区荣山镇高坑村召开。协商现场,利州区政协委员、荣山镇党委副书记李颜君召集相关单位负责人启动“简案快商、繁案精商”协商机制,很快达成共识:由供电所进行10KV高压线路改迁,改迁新占用土地和沿线树木清理由村组协调解决。
协商后仅3天,相关单位便完成了高压线路和变压器改迁工作,解决了企业和群众安全隐患,赢得了协商各方一致好评。
今年以来,按照省政协打造“有事来协商”升级版工作安排,广元市利州区政协多措并举,探索打造“有事来协商”升级版新路径,积极用“加减乘除”法,巧解“有事来协商”这道“必答题”。
协商平台升级做“加”法
按照省政协“乡镇全覆盖、委员全覆盖”要求,利州区政协积极提升打造形式多样的协商议事平台53个。
“我们要充分发挥委员之家、委员工作室的作用,让委员真正到基层参与协商。”区政协委员联络委员会主任周晓辉介绍,区政协依托全区3个委员之家、7个委员工作室,建设了固定协商议事平台10个,将260余名市、区政协委员全部下沉到乡镇(街道),全覆盖参与小微协商,打造委员履职特色品牌,真正做到将协商平台搭建在一线、将群众问题解决在一线。
截至5月底,利州区政协已成功开展协商议事活动26场(次),化解基层问题55件次,实现了中心平台标准化、固定平台特色化、流动平台便民化的升级目标。
协商程序升级做“减”法
“既要按照省政协安排部署抓好升级,又要严格按照中央为基层减负相关要求,在保证党委把关和协商质效的前提下,在协商程序、环节、资料等方面‘瘦身减肥’。”在年初的“有事来协商”工作推进会上,区政协主席李映文明确要求。
在广泛调研论证的基础上,区政协提出“形式简单、资料简略、人员减负”,切实减轻各层级平台文字资料整理的强度与频次。同时,组织开展委员召集人专题培训4次,大力培养高素质委员召集人队伍,切实把乡镇(街道)政协联络委和区政协各专委会负责人从繁重的召集、组织事务中解脱出来。
“程序简单了、资料减少了、任务减轻了,操作起来方便多了,效果也更明显了。”万缘街道党工委副书记、政协联络委主任陈云也深有同感,随着协商流程和机制化繁为简,基层群众参与协商的积极性也提高了不少。
如今,区政协对开展的小微协商通过定性定量,分析研判、跟踪落实、“点球”督导,有效避免协商流于形式。
协商品牌升级做“乘”法
“困扰我们一年多的房屋漏水终于要解决了,以后都不用为这件事烦心了。”6月13日,在利州区东坝街道荷花园小区内,谈起1个多月前开展的荷花园居民住房渗水问题协商议事会,正在小区内纳凉的居民吕发章连连称赞。
前不久,东坝街道党工委副书记、政协联络委主任王革在对辖区内委员进行走访时,得知小区居民存在房屋渗水现象,便组织市政协委员易婷婷、俞立斌多次与居民对接,了解居民诉求和存在困难。
4月19日,东坝街道荷花园居民住房渗水问题协商议事会顺利举行,最终达成共识——将该问题纳入老旧小区改造,东坝街道督促施工方优化方案。5月4日,施工方进场施工,目前已完成施工量的六成左右,预计7月底全面完工。
“‘市区联动协商’的品牌效应实现了最大化。”区政协副主席刘晓红介绍说,结合省政协“一委一品牌”安排部署,利州区以“利来利往·有事商量”品牌为载体,探索出“片区委员之家”“四姐调解室”“昱函心理辅导”等不同协商形式,形成了具有利州特色的“1+N”多元协商主体框架,品牌与品牌之间相互影响、相互呼应,乘法效应不断升级。
协商质效升级做“除”法
“除法效应主要聚焦三个方面:一是开展委员履职能力提升培训,‘消除’委员协商议事能力恐慌;二是注重双向发力,在前期调研和协商中合理引导群众预期,‘消除’群众过高或超过现实条件的愿望;三是积极促进协商成果转化,‘消除’成果转化推进过程中的困难问题。”区政协秘书长樊中贵介绍说。
几个月前,嘉陵街道的旺旺公寓小区存在摊点乱摆、车辆占道、环境脏乱差等问题,严重影响居民出行。但大家对老旧小区改造的意见又不统一,改造难度较大。
为此,嘉陵街道政协联络委组织干部与政协委员通过坝坝会、入户走访等方式,向居民宣传老旧小区改造提升政策。社区联合小区、物管召集居民开展座谈会,积极搭建沟通平台,共同协商改造提升意见建议。
“经过改造后,我们小区路面平整了,路灯也亮了,小区环境更美了!”居民颜世星高兴地说。
“下一步,我们将以‘利来利往·有事商量’品牌为总抓手,持续打造‘有事来协商’升级版,把协商民主的根基深深扎到基层中去,持续推动‘被动协商’向‘主动协商’转变、‘零散协商’向‘常态协商’转变,进一步提升群众参与积极性和协商实效性。”李映文信心满满地说。
(来源:四川政协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