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在外销口罩上增加中国文化元素标识的建议

发布时间: 2020-10-12 点击数量: 作者:曾春潮、刘永刚 来源:

德阳市政协副秘书长曾春潮、九三学社德阳市委刘永刚反映,随着新冠肺炎疫情在全球范围内的扩散,海外口罩需求急剧攀升,缺口也在持续扩大。中国是口罩生产大国,年产量占全球约50%,化解全球的“口罩荒”离不开中国制造,在基本满足中国国内需求后,中国口罩势必将出口至海外,支持全球战“疫”事业。

经过此次疫情,口罩将成为人们生活中必备的防护用品,口罩也将成为全世界最重要的中国制造产品之一。不同于一般生活用品,面对人类共同危机,对外出口或援助口罩本身就具有特殊意义,因此,有必要在外销型口罩上增加中国文化标识,一是可凸显在关键时刻强大的中国制造在抵御新冠肺炎风险和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方面发挥不可替代的“硬核”作用。二是可借此改善近年来中美贸易战中欧美国家对中国国家形象和产品的诋毁,有助于重塑产品形象和文化影响力,提升综合软实力,口罩作为中华文化有效载体之一,未来可助推更多产品走出去。三是借助口罩以及其上的文化符号含义进一步表达和彰显中国人民同其它国家人民患难与共,战胜困难的决心和信心。

建议文化部门精心设计和选取一些中华文化符号,如汉字标识(和、仁、义等)或简易图像标识(如长城、熊猫、C形龙等)由口罩生产企业在生产过程中印刻在口罩的左/右上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