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在绵远河旌湖段上游建设拦沙堤坝的建议

发布时间: 2016-06-15 点击数量: 作者:陈育勇 来源:

绵远河是流经德阳市区的一条重要河流自德阳建市以来,对绵远河河道及其两岸的整治从间断,尤其是市区内旌湖标准段及旌湖上几座闸桥的建成,使旌湖水面增宽,为德阳城市增添了水的柔情与灵性,湖两岸的美化成为我市“宜居城市”“山水园林”城市的标志

但是,由于受“5.12”地震的影响,绵远河上流土质变得松软,河水泥沙含量大量增加。由于闸桥拓宽了水面,使水流流速变得缓慢,产生阻滞效应,使泥沙沉淀下来这些泥沙在旌湖里越积越多、越积越厚,使河床底部逐渐抬高,有的地方泥沙甚至高出闸桥水面,既影响旌湖的美观,更影响城区河道防洪、防涝功能。为此,市委、市政府不得不每过一段时间,就要花费巨资对市区内的旌湖段进行清淤。清淤不但工作量大、时间长,而且每次都要在建好的标准段开口运沙。清理出来的大量泥沙,又必须通过城市道路运出。运沙车不但容易压坏城市道路,而且在运输过程中抛洒泥沙于道路,给环卫工人增添很大的工作量。这种清淤工作并不能一劳永逸,两三年就要再次清理,如此循环往复。

为此建议:

1.在德阳市区规划区外的绵远河的适当位置建设拦沙堤。具体选址位置相关专业单位确定。建设拦沙堤可以把大量的泥沙拦阻在拦沙堤之上,减少市区范围内旌湖泥沙的清淤量,大量延长旌湖清淤的时间周期,减少政府资金的重复投入。

2.政企合作,营造双赢格局。对于拦沙堤形成的泥沙淤积,由政府按照相关的河道整治标准和要求,在每年的河流枯水季节,无赏承包给采沙企业进行。这样,既不会造成拦淤堤丧失功能,也不需要政府支付任何清淤费用,还会给采沙企业带来利润,形成政府与企业双赢格局。

3.合理调节闸桥的使用。在每年防洪季节,可采取全提闸或半提闸的方式,使水流从闸桥底部流走,形成一定的水流冲刷效果,从而带走一部分的泥沙,减少泥沙沉积量。在非防洪季节,也要在一定时间内提升闸桥高度,在保持湖面蓄水水位的同时,使水流从闸桥底部冲走一部分泥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