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加强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建议
中小学生正处在身心发展的重要时期,他们在学习生活、人际交往、升学就业等方面,会遇到各种心理问题,表现为情绪不稳、意志薄弱、学习困难、考试焦虑、缺乏自信等,这些心理问题会引发轻则厌学、逃课、离家出走,重则服毒、自杀、杀人等极端行为。因此,切实加强中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是学生健康成长和推进素质教育的需要。据调查,大多数中小学校从事心理健康教育的专职人员很少,兼职人员较多。心理健康教师编制、职称没有得到落实,开展学校心理咨询工作所需的办公用品、图书资料、人员培训、学术交流等方面的开支没有专项经费支持,致使该项工作举步维艰。
为此,我们建议:
1.增加各学校心理健康教师的专项编制,配备1—2名经过专业培训的心理健康专职教师。
2.政府核拨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专项经费,做到政府支持一部分,学校内部经费调剂一部分,建立学校心理辅导中心(室),让心理辅导工作开展有必要的物质和经费保障。
3.加大心理健康教育的宣传和研究力度,营造良好的心理健康教育社会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