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千亩鱼场串起一个致富产业 ——芦山县政协助力冷水鱼产业高质量发展

发布时间: 2023-11-06 点击数量: 作者: 来源:

走进位于芦山县太平镇钟灵村的芦山县涛凯渔业有限责任公司养殖场内,呈现在眼前的是一幅生机勃勃的画面——巡塘的工人正忙着投放鱼料,觅食的鱼群将水面搅起阵阵波澜……

“我们的虹鳟鱼、鲟鱼等,主要销往江苏南京、辽宁大连、重庆等地。”该公司负责人说,作为芦山县千亩冷水鱼产业示范园5个项目之一,目前养殖场的冷水鱼年产量在20万公斤左右。

大力发展冷水鱼产业,是芦山县委、县政府的决策部署,背后也有县政协发挥优势、主动作为,助力乡村产业振兴的付出与努力。

自2021年起,县政协就先后组织委员30余人次,围绕玉溪河流域水资源综合治理、水源地建设保护、冷水鱼产业发展现状开展调研视察,分析优劣利弊,形成专题调研报告报送县委、县政府。

2022年,县政协对涛凯渔业、秀美渔村、鱼跃龙门智慧水产养殖基地项目开展调研视察和民主监督活动5次。

“助力乡村振兴、助推冷水鱼产业高质量发展,不能走过场,要发挥政协委员分布广泛、信息畅通、条件良好的优势,为水产养殖高质量发展献智出力,真正为群众致富奔康办好事实事。”今年4月,县政协主席朱文华在“同心共建现代化芦山”专项行动推进会上,对全县政协委员和机关干部提出要求。

县政协将全县125名委员全部落实到6个“同心共建现代化芦山”专项工作领导小组,网格化下沉协商议事一线,实现联系点位、委员履职全覆盖,形成“横向到边、纵向到底”的工作网格。委员们通过一线参与、牵线搭桥、提供信息等举措助力冷水鱼产业快速发展。

4月起,县政协组成调研组,先后赴宜宾、自贡、眉山等地学习考察当地农业产业发展的先进做法和成功经验;组织政协委员、村(组)干部到地方院校开展农旅融合、乡村振兴等内容的学习培训,开阔眼界、拓展思路。

同时,县政协分管副主席牵头,组织县级相关部门负责人、政协委员50余人次,多次来到鱼跃龙门智慧水产养殖基地、周公河雅鱼养殖基地等7个冷水鱼养殖基地,实地调研了解冷水鱼养殖规模、发展模式、市场前景、经济效益等情况。

针对调研视察中发现的问题,委员们积极撰写提案、反映社情民意信息。《关于加强我县养殖业面源污染治理的建议》《关于加强太平镇冷水鱼品牌打造的建议》《关于引进冷水养殖企业助力发展村级集体经济的建议》等提案和社情民意信息中的意见建议,部分得到转化落实。

“太平镇冷水资源丰富且优良,河流无冰封,发展特色冷水鱼养殖环境条件良好。推动冷水鱼养殖基地建设,增加村集体经济收入,既是太平镇高质量推进乡村振兴的机遇,也给委员履职提供了更宽广平台。”县政协委员、太平镇党委副书记冯波全程参与引进养殖企业,并从节约成本、节约用地、保护环境角度出发,积极协调冷水鱼产业用地,为村集体经济发展提供了有力保障。截至6月,太平镇大河村新建水池14个、水面面积7.1亩,太平镇钟灵村新建水池37个、水面面积10.28亩,产业基础越来越扎实。

县政协委员、县农业农村局局长王伟将委员履职与岗位实践相结合,响应县政协号召,以精心培育一批规模养殖企业为己任,全力协调推进秀美渔村、千亩冷水鱼产业园建设项目等。

在重点推进鱼跃龙门智慧水产养殖示范区项目过程中,县政协委员、芦山县农业和文化旅游发展集团有限责任公司董事长李进带头督促项目建设进度,保障项目有序实施,得到县委、县政府充分肯定。

(来源:四川政协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