畅叙深厚情谊 共商协同发展 中江县党政代表团到金堂县考察调研
在深入学习贯彻省委十二届五次全会精神之际,5月16日,中江县委书记、凯州新城党工委书记杜尚武率中江县党政代表团到金堂县考察调研。中江县人大常委会主任罗万举,县政协主席袁海参加。金堂县委书记、淮州新城党工委书记钟静远,县人大常委会主任龚亚明,县委副书记罗勇陪同。
代表团一行分别来到“中国橘乡”、通威太阳能金堂基地和淮州新城招商中心,认真听取农旅融合发展、宜居宜业和美乡村建设和企业生产经营情况介绍,实地了解金堂县绿色低碳产业发展和淮州新城推动高质量发展情况。
在随后召开的工作座谈会上,金堂县、中江县分别介绍了全县经济社会发展情况,并讨论交流合作事宜。
钟静远在讲话中代表金堂县四套班子向中江县党政代表团一行表示热烈的欢迎。他说,中江与金堂交流交往源远流长,一直以来就是山水相连的好邻居、血脉相通的好亲戚、互利合作的好伙伴。近年来,金堂与中江两地围绕凯淮融合发展示范区、金中灯笼产业融合发展示范园等开展了多领域、深层次协作,有着良好的合作基础。当前,中江锚定全省县域经济发展先进县目标,立足“五大县情”,突出“五大思路”,打好“五大战役”,用好“五大机制”,深化“六大行动”,经济社会发展取得新成效、展现新气象。
钟静远表示,在省委“四化同步、城乡融合、五区共兴”和成德眉资同城化发展的战略框架下,中江、金堂两地深化务实合作,使命光荣、前景广阔,希望两地继往开来、携手并进,开启两地合作新篇章。
携手在合作机制上共同发力。完善从政府推动转向民间参与的全方位对接合作机制,共建双向开放高地、共守绿色生态底色、共推公共服务融合,把两县合作推向更广领域、提到更高水平。
携手在产业发展上协同共进。坚持以产业为纽带、以集群为路径,深耕节能环保、高端装备制造等先进制造业合作赛道,加强产业链和价值链的分工协作,共同建设各具特色、协调互补的现代化产业体系。
携手在农商文旅体上融合发展。深化粮油、生猪等重要农产品产供销对接,做优做强农产品“中金招牌”;发挥两地抗美援朝红色资源优势,联动打造精品旅游线路,共同推动多业态、多场景融合发展。
携手在人才培育上互帮互助。用好成都国际职教城载体,围绕产业链、创新链布局人才链,共同走出一条“以产聚才、以才兴产、产才融合”的人才发展之路。
钟静远希望中金一如既往地互帮互助、互利互惠、合作共赢,在成德眉资同城化发展的大舞台上共同讲好“中金”故事、唱响“中金”声音。
杜尚武在讲话中向金堂经济社会发展取得的显著成绩表示由衷的祝贺。他说,此次金堂之行感受很深、触动很大,无论是城乡的变化和产业的发展都让人印象深刻,进一步加深了对金堂的认识。
他表示,近年来,中江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对四川工作系列重要指示精神,认真落实党中央和省委、德阳市委的重大决策部署,积极抢抓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和成德眉资同城化重大战略机遇,锚定“建设全省县域经济发展先进县”这个总目标,全力以赴拼经济、搞建设、抓发展。金堂和中江,两地相邻,彼此地缘相通、水系相连、人文相近,同为成都都市圈重要节点城市,希望两地进一步加强交流、深化合作,打造更高水平的成德同城化合作典范。
在畅通成都上加强合作。加快互联互通,打通“断头路”,优化交通格局,构建畅达便捷的通勤圈。
在借力成都上加强合作。发挥两地优势,借助成都资源,推动共同发展。
在服务成都上加强合作。加快建设旅游环线,串联两地精品旅游资源,吸引成都及周边客流。
在学习成都上加强合作。建立常态化联系机制,加强各层级沟通交流。
据了解,前期,金堂、中江双方聚焦打造成德眉资同城化综合试验区和交界地带融合发展示范区,围绕凯淮融合发展示范区和金中灯笼产业融合发展示范园,在基础设施、产业发展等方面开展了多方面务实合作,取得了实效。为进一步贯彻落实省、市关于加快推进成都都市圈建设的重要要求,两地立足各自资源禀赋、特色优势,经沟通协商,梳理提出21项金中合作事项,涉及经科、交通、文旅等11个部门,包含人才招引、项目推进、文化旅游、政务服务和应急协作等多个方面。
中江县和凯州新城领导刘华清、夏鑫、吴军、袁刚、刘福兴以及相关县级部门和镇负责同志参加考察调研。金堂县和淮州新城领导朱和金、谢军、曹乾斌、曾常春、伍逸雄陪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