激发履职新活力

发布时间: 2025-07-15 点击数量: 作者: 来源:

“要合理利用院落闲置资源,采取孤植、列植、簇栽等方法,较好实现春花、夏荫、秋果、冬不荒凉的院落景观……”近日,在内江市东兴区政协“委员大讲堂”上,区政协委员、田家镇镇长胡建华以“农文旅融合发展,大美乡村入画来”为主题展开分享。

“‘委员大讲堂’是区政协举办的一项常态化学习讲座。”区政协主席韩双林说,区政协通过“政协搭台、委员宣讲、党政支持、部门联动、群众参与”工作机制,努力将“委员大讲堂”打造成为展现政协委员新担当新作为的重要窗口。

“传播智慧、凝聚共识”是“委员大讲堂”开设的初心。循着这条主线,区政协推荐了一批学识深厚、专业技术过硬、语言表达能力强的政协委员作为主讲嘉宾,组建了“委员大讲堂”讲师库。

“目前,讲师库有讲师60余名,涵盖经济、政治、社会、文化、生态建设等方面。”区政协委员联络工作委员会主任蒲柯宇表示,区政协还适时根据宣讲评估和需求变化,动态调整讲师库,定期组织学习培训,以保证“蓄水池”常新常优。

翻开区政协“委员大讲堂”的安排表:从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到探寻东兴革命老区那脉动不息的红色血脉,从探讨农村特色产业的蓬勃之道到思考撂荒地的有效治理之策……主题明确、内容广泛,几乎涵盖社会发展的方方面面。

“我们根据党政需求、界别特点和讲师专长,为讲师量身定制个性化宣讲‘菜单’,实现差异化精准宣讲。”区政协社会工作委员会主任唐洪广说,宣讲的内容要让听众既听得懂、有兴趣,又记得牢、用得上。

如何让“委员大讲堂”的知识流动起来、扩散出去?

“我们把‘委员大讲堂’从会议室、大礼堂搬到了基层,搬到了群众身边,开展了宣讲进乡村、进社区、进工厂等系列主题活动,不断扩大宣讲覆盖面,让委员宣讲更接地气,让受众群体更加广泛。”区政协秘书长雷兵表示。

这种“面对面解疑释惑”“精准回应群众关切”的知识讲座,深受群众喜爱。“以前我对医保政策很不理解,听了委员们专业又接地气的讲解,我对医保政策有了更加深刻的认识,也了解了医保的报销范围和使用方法。”居民夏小丽说。

近年来,区政协组织发动委员嘉宾和特邀嘉宾开展宣讲150余人次、300余场次,超过2万名群众现场参与,回应社会关切问题70余个,助力解决实际问题40余个。如今,“委员大讲堂”已经成为提升委员能力的“加油站”,服务群众的“连心桥”,凝聚共识的“好平台”。

“下一步,区政协‘委员大讲堂’将继续精益求精,优化宣讲内容,丰富形式载体,延伸宣讲触角,力争把人心聚得更紧、把共识筑得更牢,努力把‘委员大讲堂’打造成区政协的特色履职品牌。”韩双林表示。

(来源:四川政协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