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涪城非遗绽放新光彩

发布时间: 2024-10-11 点击数量: 作者: 来源:

“小朋友们快过来,面塑非遗传习人何云均老师马上要为大家讲解面塑的历史起源、文化特点、制作工艺。”刚刚过去的国庆假期,绵阳市涪城区政协委员、绵州汇馆负责人罗松忙得不亦乐乎。

据统计,此次国庆假期,位于丰谷镇的非遗文创产业园——绵州汇馆接待游客上万人次。

红绸高挂,彩旗飘扬。国庆假期,定制民俗DIY、非遗研学体验等丰富多彩的活动在绵州汇馆轮番上演。“大家注意,封口的时候要留两指宽的距离哦。”绵阳拼布非遗传习人顾玥瑜给体验者们讲授着缝补技巧。大家听得聚精会神,手上的针线来回穿梭。

现场教学活灵活现,孩子们兴奋不已,争先恐后上手,感受传统技艺的魅力;打卡展示区更是欢乐的海洋,游客们自豪地展示着自己制作的作品,欢声笑语交织其中,构成一幅动人的节日画卷。

展厅内,除了陈列各色民间文艺及非遗作品外,还特别保留了一面法治宣传墙——上面列出的一张张非遗文化司法保护服务清单,吸引了大家的目光。

“这些精准有效的法律服务,将非遗传习人的‘需求清单’转化为司法部门的‘履职清单’,解决了我们创作的后顾之忧。”顾玥瑜感叹道。

这面法治宣传墙,还跟政协提案有着密切的关系。

涪城区历史文化底蕴厚重,辖区内三国历史、三线建设、乡村民俗等多元文化交织,非遗文化技艺呈现出种类繁多、分布相对集中的特点。如何做好非遗文化保护传承也面临着更大挑战。

“非遗文化是不可再生、不可替代的宝贵资源。作为炳林毛笔非遗传习人,我认为更应让优秀传统与时俱进,发扬光大。”罗松对非遗保护传承有着深刻的理解,“但在现实中,大部分非遗传习人专注于埋头创作,知识产权保护意识较为薄弱。若遭遇侵权,因维权成本高、取证难等,常常难以有效维护自身权益。”

为此,在涪城区政协七届四次会议上,罗松提交提案《关于非遗文化保护的建议》,提出从立法完善、执法加强、司法保障、全民参与等维度构建更全面、更有效的非遗文化法律保护体系。

“制度是非遗文化保护工作的重要基础,是非遗传承发展的‘四梁八柱’。”区政协副主席刘正西说,区政协高度重视,第一时间就成立专项调研组,通过实地走访和深入座谈,全面掌握区内非遗文化保护的现状与需求,为后续制订法律保护措施提供科学依据。

“要推动非遗传承集群化发展,做好品牌的创建、推广与保护工作”“要形成非遗保护合力,为非遗传承保护构筑有力的法律屏障”“要及时形成社情民意,建议加强顶层设计,进一步完善历史文化保护传承相关法律法规”……在7月18日召开的小微协商会上,与会人员充分讨论后达成共识:要合理运用法律力量,为非遗文化保护传承筑起坚实屏障,助其焕发新的生机与活力。

协商成果最终呈现为一系列非遗传承保护专项行动。在非遗文创产业园内创新设立的法治宣传墙,记录了此次专项行动的点点滴滴:区政协组织委员律师到非遗文创产业园提供“靶向式”“精准化”司法服务,形成法律保护志愿服务清单;罗松委员工作室与“益民行·刘红霞检察官工作室”联合履职,依托各自专业优势,共同制定了涵盖法律咨询、权益维护、纠纷调解等多项内容的司法保护工作清单。多维度、全方位的法律支撑,不仅为非遗传习人鼓足了干劲,还为非遗文创产业园建设增添了底气。

“如何传承保护这些非遗文化,让它们传下去、深扎根、结硕果,一直是区政协关注的话题。”区政协主席杜正茂表示,区政协将持续推进非遗传承保护专项行动,通过小微协商等各种履职手段,把履职成果转化为非遗传承保护的实际行动。

(来源:四川政协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