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您现在的位置:四川省德阳市政协>> 民主监督>>正文内容

聚焦产业项目 助力乡村振兴 ——德阳市政协提升民主监督见实效

“现在青花椒产业园建好了,把土地出租,然后又在园里务工,每个月能挣2000多元,不仅有工资,还有租金收,离家还近,听说今年还有好政策。”罗江区白马关镇合圣村村民李静对新的一年充满希望。产业园建好前,她都是在外务工,幸苦不说还存不了多少钱。

大力发展优势产业是实现乡村振兴的关键所在。重大项目一头连着地方发展,一头连着民生福祉。老百姓收益增长如何“破题”,这颗“小小青花椒”成为新的“突破口”、让荒地变“宝地”、乡村产业的“短板”变“潜力板”。

“感谢各位委员专家的指导,提出的‘金点子’和宝贵意见,我们要认真吸收、抢抓机遇、乘势而上,充分挖掘资源禀赋,以老百姓‘腰包’鼓起来为目标,切实壮大村集体经济和镇域经济,让美丽乡村‘鼓袋子、亮面子、厚里子’,推进乡村全面振兴”。该镇副镇长周敏表示。

产业项目是乡村振兴的“源头活水”。随着近年衍生的芍药鲜切花产业逐步成为市场新宠,尤其中江白芍,其为重瓣花,花型大,香味淡雅,深受青睐。政协委员市农业农村局总农艺师汤志良指出,中江县要确立“新村跟着产业建,产业围着新村转”的思路,充分挖掘文化内涵,大力发展中江芍药。

去年集凤镇银冯村投入衔接资金1800余万元新建中药材现代园区繁育中心、全区高效节水设施设备和产业环线配套基础等项目,既发展了中药材产业,又完善了配套设施,群众的获得感大为提升,三产纵向融合与产村横向融合使得中药材产业生命力更加旺盛。园区就近吸纳农户务工,人均年务工收入普遍达15000元以上。

建设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产业园,对持续有效巩固脱贫成果,接续推动乡村振兴,助力农村群众增收致富意义重大。

市政协紧盯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和乡村振兴工作任务重点,来自各界别的市政协委员结合“双助”活动,固定对应3-4个产业相近、性质相同的项目,通过召开座谈会、现场指导等形式,围绕产业园建设、存在的问题以及政策匹配等方面,提出结合“公司+专合社+农户”等方式联农带农,建立土地流转得租金、务工就业挣薪金、集体反哺得股金、订单生产赚现金、委托经营赚酬金的“五金”利益联结机制等13条建议。截至目前德阳市衔接资金投入到产业项目的资金2.56亿元,并全部开工实施。

“下一步要更深入思考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产业园建设同推动乡村振兴有效衔接的切入点”。八届市政协副主席、市政协民生实事民主监督第十组组长靳钊军表示,将让“软”监督发挥“硬”作用,全面、准确、客观地收集和反映人民群众的意见建议,扎实推动农民增收致富。



【字体: 】【打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