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在广汉市城区中小学、幼儿园校门口附近增设公交站点的提案建议
提案人:罗倩
一、背景与意义
广汉市城区教育资源的持续优化与扩充,带动了中小学及幼儿园数量与规模的稳步增长,学生及幼儿群体数量亦呈逐年上升之势。公交系统作为城市交通网络的关键构成,在保障学生群体便捷、安全的上下学出行方面,责任重大且意义深远。于城区各中小学及幼儿园校门口合理增设公交站点,不仅是契合学生日常出行实际需求的当务之急,更是全面提升城市交通服务品质、积极构建和谐社会环境的必要举措,对增强城市综合承载能力与居民生活幸福感有着不可忽视的重要作用。
二、现存问题剖析
(一)新建园所站点缺失
广汉五幼、广汉六幼以及广汉七幼等新建公办幼儿园,在校园建设规划进程中未充分考量公交站点的配套设置。这一缺失造成幼儿及家长在每日上下学高峰时段,面临着极为不便的出行困境。特别是大量由老人负责接送幼儿的家庭,老人行动相对迟缓,幼儿活泼好动且安全意识薄弱,在长距离往返家校途中,交通安全隐患显著增加,极易引发交通事故,对幼儿及家庭的生命财产安全构成直接威胁。
(二)特殊学校站点撤并
特殊学校学生家庭多数因家庭成员患病而陷入经济困境,公交出行往往是其较为经济且便捷的交通选择方式,出行需求具有特殊性与紧迫性。然而,由于校门口公交站点被撤,学生不得不步行较长距离才能搭乘公交,这对于认知水平有限、行动能力与安全意识较差的特殊学生而言,无疑极大地加剧了他们上下学过程中的不便与安全风险。在暴雨、大风、暴雪等恶劣天气条件下,或是遇有突发紧急情况时,缺乏临近校门口的公交站点,使得特殊学生的出行难度与安全风险系数直线上升,严重影响其正常的学习生活秩序与身心健康发展。
三、改进策略提议
(一)新园站点规划前置
针对新建公办幼儿园,应将公交站点建设纳入校园整体规划的前置环节,依据幼儿园的选址位置、周边交通流量及居民分布情况,科学合理地规划设计公交站点布局,确保在幼儿园正式投入使用时,校门口或紧邻区域能够同步启用公交站台设施,为幼儿及家长提供安全、便捷的公交出行条件,有效缓解上下学时段校园周边的交通拥堵状况,降低交通安全事故发生概率。
(二)特殊学校站点恢复重建
针对特殊学校原有公交站点被取消的问题,相关部门应予以高度重视,立即启动站点恢复重建工作。深入调研特殊学校学生的出行需求特点、出行时间规律以及周边交通线路现状,综合考量多方面因素,制定切实可行的公交站点恢复方案。确保恢复后的公交站点位置设置合理,能够最大程度地方便特殊学生上下车,同时优化公交线路安排,增加公交班次密度,尤其是在上下学高峰时段,保障特殊学生能够及时、安全地抵达学校或返回家中。
(三)安全出行设施补充完善
为进一步提升学生上下学期间的交通安全保障水平,应在全市中小学及幼儿园校门口区域统一规划增设斑马线、减速带、警示标识等交通安全设施。斑马线的设置应遵循醒目、规范的原则,确保清晰可见,引导车辆减速慢行、礼让行人;减速带的安装位置与数量需根据校园周边道路实际情况科学确定,有效降低车辆行驶速度;警示标识应在校园门口及周边道路关键位置合理设置,提醒过往车辆注意避让学生,共同为学生营造安全、有序、畅通的出行环境。